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41026)

作品数:6被引量:12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曾寅初全世文朱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调研世界》《农业技术经济》《中国刑事法杂志》《管理评论》更多>>
相关主题:食品安全监管者委托代理理论犯罪案件犯罪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者的信息瞒报与合谋现象分析——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解释与实践验证被引量:38
《管理评论》2016年第2期210-218,共9页全世文 曾寅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41026)
本文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一个消费者委托监管者对食品进行抽样检测并汇报食品安全信息的模型,指出了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中的"结果考核制"和"检测权与处罚权合一"两种制度安排存在严重的激励扭曲,会导致监管者不作为、瞒报食品...
关键词:食品安全 监管机制 激励相容 委托代理理论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者激励失灵的原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解释被引量:20
《经济管理》2015年第4期159-167,共9页全世文 曾寅初 朱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与效率研究"(71141026)
本文构建了食品安全的消费者与监管者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在激励相容的机制设计标准下,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失灵的深层制度原因。结果表明,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中采用的结果考核制、检测权利与行政处罚权力合一两种不合理的...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 委托代理 激励失灵 机制设计 
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惩处强度及其相关因素分析——基于160例食品安全犯罪案件的分析被引量:13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第4期87-94,共8页全世文 曾寅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基金2011年第3期应急项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与效率研究"(批准号:71141026)的部分研究成果
本文在160例食品安全犯罪案件的判决书基础上,描述统计了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与民事处罚强度,重点讨论了刑事与民事处罚强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惩处强度与犯罪主体特征、对象特征、危害特征和审判过程特征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尽管"从...
关键词:食品安全 犯罪 刑事处罚 惩处强度 
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特征分析——基于171例食品安全犯罪案件被引量:12
《调研世界》2013年第6期17-21,共5页全世文 曾寅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基金2011年第3期应急项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与效率研究"(批准号:71141026)的部分研究成果
本文在171例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判决材料基础上,从时空趋势、犯罪主体、食品对象和犯罪危害4个维度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特征。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立案率与侦破率快速上升;食品安全犯罪具有地区分布不平衡特征,表现为中...
关键词:食品安全 犯罪 刑事案件 
我国生鲜农产品的流通与食品安全控制机制分析——基于现实条件、关键环节与公益性特征的视角被引量:9
《中国流通经济》2013年第5期16-21,共6页曾寅初 全世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研究项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与效率研究"(项目编号:71141026)的资助
探讨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与食品安全控制机制必须立足于我国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把种养生产阶段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改变单纯从流通环节入手导致效果不明显的现实,严格监控产地准出环节,将其与公益性挂钩,建立产地集销服务中心,在...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 食品安全 农产品流通 机制设计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搜寻行为研究——基于北京市消费者的调查被引量:40
《农业技术经济》2013年第4期43-52,共10页全世文 曾寅初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感知风险与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编号:13XNH1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基金2011年第3期应急项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与效率研究"(编号:71141026)的部分研究成果
本文在北京市消费者调研数据的基础上,从需求层面分析了我国消费者获取食品安全信息的现状以及在搜寻食品安全信息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一步讨论了消费者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根据本文的统计,我国消费者对各类食品安全信息的...
关键词:食品安全 信息搜寻 消费者行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