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2JJD710002)

作品数:16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振东于萍程彪杨晓魏月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渤海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习与探索》《学术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天津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异化《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唯物主义分工资本批判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近代自然法的自我扬弃——霍布斯、卢梭和康德自然法理论对黑格尔法哲学的三个启示
《北方论丛》2016年第6期156-159,共4页魏月 程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德意志意识形态>思想辨析"(12JJD710002)
探讨近代自然法理论和黑格尔法权思想的关系时,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后者对前者的批判,本文则尝试换一个角度谈谈二者的承继关系。黑格尔将自由意志的理念规定为实现社会生活与政治结构中理性法则的存在论起点,这是深受近代自然法理论影...
关键词:自然状态 自然法 普遍意志 自由意志 
人的解放及其现实道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思辨历史观批判的真实意蕴被引量:2
《广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12期65-69,共5页魏月 程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JJD710002)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历史的考察并不是一般的实证历史科学。与思辨历史观相同的是,这一思考是建立在历史知识基础之上的元反思活动,其基本目标是把握历史的本质规律、实现人的解放;与思辨历史观不同的是,这一思考立足于"现...
关键词:世界观 历史观 人的解放 道路 
论哲学的思辨与体验
《人文杂志》2016年第7期1-8,共8页杨晓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中国哲学史"(11AZD05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德意志意识形态>思想解析"(12JJD7100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人文科学的基本原理研究"(2012BS004)
思辨是朝向绝对性的,必定要经受矛盾、反转并实现自我超越,以此构成了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之间的反思性关联。反思作为经验向概念、存在向本质的回归,建立了经验自身的内在统一性,把经验的外部给予转化为内在本有,实现了经验的自在自...
关键词:思辨 体验 绝对性 反思 具体的普遍性 
直面异化本身:从“异化劳动”到“异化历史”——论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超越本性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31-37,共7页王振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德意志意识形态>思想解析"(12JJD710002)
学界中曾有人质疑:马克思哲学后期的异化理论"衰退了",但是,经过研究以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从"异化劳动"到"异化历史"的转变彰显了其超越本性:其一,马克思将异化置于历史中考查并将其视为人类社会实践中特定的历史阶段,超越了先前只将...
关键词:异化劳动 异化历史 转变 超越 
思想的客观性与人文科学的逻辑
《学术研究》2016年第6期32-38,共7页杨晓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德意志意识形态》思想解析”(12JJD71000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中国哲学史”(11AZD05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人文科学的基本原理研究”(2012BS004)的阶段性成果
哲学基本问题的反思层次与人文科学的逻辑是息息相关的。自我意识平面以思想意向对象的普遍必然性所确立的"客观性",在人文世界中表现为反思判断力提供的生命情感的有机统一性。马克思把人文世界的作品指认为思想想像现实的意识形态幻觉...
关键词:思想的客观性 自我意识平面 社会—语言形式平面 人文科学的逻辑 
对资本逻辑的超越何以可能——兼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旨趣被引量:2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34-40,共7页王振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德意志意识形态>思想解析"(编号:12JJD710002)
资本主义的时空扩张宣告了异化时代的来临,隐匿于背后的则是资本逻辑的强势操控。马克思尽其毕生致力于发现这一恐怖逻辑瓦解自身的现实条件,而这些条件恰恰就蕴含于异化世界之中。与大多数仅仅对现实的异化持否定和批判之态的后现代思...
关键词:资本逻辑 瓦解 异化 条件 
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想基础——论意识形态的自主本性被引量:1
《天津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30-40,共11页杨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中国哲学史"(项目号:11AZD05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德意志意识形态>思想解析"(项目号:12JJD710002)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的历史科学所能把握的是人的经济部分,不能为科学所限定的部分是不同于现实规定的另一种真实。意识形态作为想像的真实,与经济基础相关,又有着自身的独立性,它不是一种颠倒的认识或反映,而是一种生产,以完成分裂的阶级社会的整全...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意识形态 自主活动 想像的真实 
走出需要的困境——论马克思“人的需要”思想的三重维度
《宁夏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14-18,共5页王振东 白利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德意志意识形态>思想解析"(项目编号:12JJD710002)的阶段性成果
哲学与其一直在抽象化地追问"人是什么",不如将这一追问更现实、更具体化为"人需要什么"。以人的需要为历史切入点,更加凸显出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根基,人总是要从现实的需要出发去生产、生活并在需要的满足和再生之中创造历史...
关键词:需要 困境 现实维度 关系维度 历史维度 
意识形态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特质
《学习与探索》2015年第12期8-13,2,共7页程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德意志意识形态>思想解析"(12JJD10002)
意识形态批判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创立具有实质性意义,意识形态批判充分彰显出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特性。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旨趣,人的自由解放的理念是通过与各种抽象的人本主义意识形态观念的斗争而逐渐确立起来并获得其独特性内涵的...
关键词:意识形态批判 《德意志意识形态》 历史唯物主义 人的自由解放 思维方式 马克思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异化思想研究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19-23,共5页王振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德意志意识形态〉思想解析>(12JJD710002)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著作,异化思想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这一著作中异化思想的研究,应聚焦于以下三个问题:其一,异化的内涵问题;其二,异化的成因问题;其三,异化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中的嬗变问题。只有对以上三个...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 异化思想 内涵 分工 唯物主义历史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