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sk289zd)

作品数:4被引量:1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袁晓薇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辋川集》接受史文化唐代文学司空图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王维诗史定位的特殊性及其成因
《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4期172-176,192,共6页袁晓薇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王维诗歌接受史研究"(2010sk289zd)
唐代之后,王维的诗歌地位虽有迁移和变化,但始终徘徊在大家和名家之间,体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围绕着王维的诗史定位而引发的各种纷争成为明清时期王维诗歌接受史中一个较为引人注目的现象。在明代的"大家"之辨中,王维具有"大家不足,名家...
关键词:诗史定位 大家 名家 名大家 王维 
论“韵味说”的“味”与“格”——兼论司空图对王维诗歌艺术的理论阐发被引量:3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78-83,112,共6页袁晓薇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王维诗歌接受史研究(>2010sk289zd)
在司空图的诗论中,王维以"澄淡精致,格在其中"、"趣味澄敻"为特征的意境创造艺术与审美内涵得到了首次标举。司空图的创见奠定了后世对王维诗歌艺术特征的基本体认。"韵味说"在后世的接受中有玄虚化的倾向,相应对王维诗歌艺术的理解也...
关键词:司空图 韵味说 王维 格法 接受 
“诗中有画”与王维诗史定位之起伏被引量:3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133-138,共6页袁晓薇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2010sk289zd)
"诗中有画"这一经典命题的提出对于王维诗歌接受史来说具有双重意义:虽然对扩大王维的文化影响和深入体认王维诗歌艺术特征来说是一大进步,然而这种审美阐发加深并强化了王维诗歌与传统诗教之间的隔膜和疏离,因此在以伦理政教为中心的...
关键词:诗中有画 王维 诗学典范 诗歌接受史 唐代文学 
《辋川集》的经典化和辋川模式的建立被引量:9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93-99,共7页袁晓薇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王维诗歌接受史研究"(2010sk289zd)
后人对《辋川集》的接受不仅是诗歌艺术的论析和诗歌意蕴的阐释,更突出地表现为对一种精神境界和人格范型的认同与向往。历代文人围绕辋川别业的吟咏感慨和心慕手追塑造了具有原型意义的"辋川模式",其内涵主要包括经典园林的构建模式、...
关键词:辋川集 接受史 辋川文化 辋川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