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BIA110062)

作品数:4被引量:10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高慧李志峰沈凌张忠家余振碧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理工大学长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高教研究》《教育研究》《青春岁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大学科学研究知识生产模式高校高等教育质量跨学科教育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高校科研团队有效性评价研究述评被引量:1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989-994,共6页沈凌 冯旻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BIA110062)
科研团队是高校为适应时代发展而在科研队伍管理中推行的一种人才组织模式,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科研创新能力的主力军。科研团队的有效性和高校的科研水平紧密相关,系统整理高校科研团队有效性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
关键词:高校科研团队 有效性 评价 
后学院科学时代大学科学研究的政策选择被引量:2
《中国高教研究》2014年第8期61-66,共6页李志峰 高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高校跨学科创新团队有效性形成机理及评价模型研究”(课题批准号:BIA110062);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大力推进与行业、地方合作共建”(项目编号:08-243-347)的研究成果之一
从学院科学时代向后学院科学时代的历史进程中,大学科研的社会服务功能得到高度强化,更加注重科研的"效用"及其社会价值,使得大学科研政策在科学和利益之间徘徊摇摆,导致大学科研发展高深知识的功能弱化。因此,形成自由探索研究和以社...
关键词:学院科学时代 后学院科学时代 大学科学研究 政策选择 
高校协同创新与跨学教育模式研究被引量:2
《青春岁月》2014年第7期82-83,共2页余振碧 沈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项目名称:高校跨学科创新团队有效性形成机理及评价模型研究,项目编号:BIA110062
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强调,我国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意义十分重大,随着协同创新进程的发展,新兴的协同创新理论与跨学科教育存在着很多交叉面。本文从协同创新模式的产、学、研一条龙的创...
关键词:协同创新 跨学科教育 高等教育质量 
知识生产模式的现代转型与大学科学研究的模式创新被引量:99
《教育研究》2014年第3期55-63,共9页李志峰 高慧 张忠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高校跨学科创新团队有效性形成机理及评价模型研究”(课题批准号:BIA110062)的研究成果
知识生产方式正在发生重要变化,表现出知识生产的情境化、集体性和跨学科协同性,知识生产的主体多元性和组织多样性,知识生产的社会责任性和杂合式的质量控制标准等特征。知识生产方式的变化对大学科研的理念、目的、地位、组织结构、...
关键词:知识生产模式 大学科学研究 模式创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