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ZW009)

作品数:15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郭守运赵玲玲孙玮志马钰滢黄雪敏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医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电影文学》《学术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化遗产》更多>>
相关主题:中国古典美学考索生命追求古典诗学野趣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古典美学“爽”范畴探微被引量:1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1-3,14,共4页赵玲玲 李雨涵 
201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逸’范畴的审美空间研究”(12BZW009)
中国古典美学是中国诗性智慧灵动而又鲜活的载体,对于以感性经验为对象的直觉思维,建构互相指涉彼此渗透的动态范畴体系是较为妥贴的一种“言说”方式。“爽”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衍生出其独特的序列范畴和合体范畴,对古代...
关键词: 范畴 特征 
古典诗学“拙”范畴的审美考察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8年第6期63-65,共3页赵玲玲 黄履媛 
201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逸"范畴的审美空间研究>(12BZW009)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国古典诗学"拙"范畴,在其长期历史发展中获得多种质素,成为一个具有丰富意蕴和文化张力的审美范畴。"拙"范畴不仅被古代文人广泛运用于文艺创作理论中,而且成为他们的一种精神理念和人生态度。研究"拙"范畴,不仅有助于理解古人在文艺...
关键词: 范畴 生命追求 古典诗学 
蔚州诗书传家的清官文化在清代的继承与发展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95-99,共5页孙玮志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逸"范畴的审美空间研究>(12BZW009)
河北蔚县,古称蔚州。蔚州的文化非常丰厚,尤其在明末清初之际形成的以魏象枢、李云华为代表的清官文化,更是影响深远。以蔚县魏李家族为线索,可以探析清官文化在康雍乾三朝的发展脉络。其中所折射出的诗书传家的传统对清廉行政的影响,...
关键词:蔚县 清官文化 康雍乾 魏李家族 继承 发展 
明清小说评点“远近”范畴的美学考索被引量: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6年第2期107-111,共5页郭守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逸"范畴的审美空间研究(编号12BZW009)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为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之一,"远"的内涵和外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嬗变过程,深刻影响文人艺术家的审美旨趣。作为"远"的核心子范畴,明清小说评点家常用"远"和"近"这一正反组合范畴来评点小说文本,呈现中国古典小说结构之"工"、情节之"曲"和...
关键词:小说评点 远近 虚实 观画 
中国古典美学“爽”范畴探微被引量:2
《学术交流》2015年第6期186-190,共5页孙玮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逸’范畴的审美空间研究"(12BZW009);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学科共建项目"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发展研究"(GD13XZW19)
"爽"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范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多种质素,发展成为一个极具张力的审美范畴。古代文人常常将"爽"作为文艺创作和人生追求的重要精神理念与审美准则来加以运用。而且"爽"范畴本身具有极大的粘合性和衍生力,又...
关键词: 范畴 爽逸 生命追求 
从“柔肠”到“断肠”:一个词学主题的多维考索被引量:1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44-48,共5页郭守运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2BZW009)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代文人大多从个体的身体和生命体验出发,俯仰天地、远近皆取,这是其文学构思的基本途径。从"柔肠百结"的委婉细腻之情,到"愁肠千回"的自怜自哀,再到"肝肠寸断"的悲剧意识,在诗词的创作中,诗人以小见大,以我及物,演绎着中国诗词特...
关键词:柔肠 愁肠 断肠 悲剧美 
从知音的角度解析动画片的贺岁情结
《电影文学》2015年第5期109-111,共3页孙玮志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逸’范畴的审美空间研究"(12BZW009);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学科共建项目"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发展研究"(GD13XZW19)阶段性成果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指出"知实难逢""音实难知",从古到今,艺术作品遇到知音都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影视作品作为一种需要观众捧场的艺术,格外需要知音的认同。每逢年关,往往都会有动画电影出现。有消费才会有生产,驱动着动画片...
关键词:知音 解析 动画片 贺岁 情结 
《全唐诗》中的曲项琵琶史料考论被引量:1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47-51,共5页孙玮志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逸’范畴的审美空间研究"(编号:12BZW009)研究成果;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学科共建项目"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发展研究"(编号:GD13XZW19)研究成果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更是古典诗词的集大成者。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很多诗篇的内容都涉及到音乐,其中记载琵琶及其演奏的更是为数不少。依据文献学的方法,通过对《全唐诗》中琵琶史料的梳理及分析,以一种极富诗意的方式探讨了唐...
关键词:《全唐诗》 曲项琵琶 史料 考论 
“野”:中国文人画的美学追求被引量:5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58-163,173,共6页郭守运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2BZW009)
"野"最早起始于先秦儒家时期,与"文"、"礼"相对;后受庄子的道家思想的影响,在历代文艺作品及其批评领域,逐渐发展出"疏野"、"野趣"、"野逸"等子范畴,蕴涵着丰富而多元的内涵维度。历代文人对"野"范畴的审美偏好体现在绘画领域,形成了笔...
关键词: 疏野 野趣 野逸 范畴 
文体学视野下的隐逸文学考论被引量:3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40-44,共5页赵玲玲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逸"范畴的审美空间研究>(12BZW009)阶段性成果之一
隐逸,经历了纷繁复杂的时代变迁,从上古时期的个体化的选择,逐步发展为大多数士人群体化的精神追求和行为选择,并从简单的社会现象演变为具有深刻思想价值的文化信仰。隐逸文学作为隐逸文化的一个具体分支,经过儒道两家思潮的渗透和佛...
关键词:文体学 隐逸 范畴 自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