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710029)

作品数:7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何桂宏夏醒薛晓阳张秀敏杨莉萍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教育评论》《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科学无神论教育宗教哲学性教育幸福社会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科学无神论教育:从“物性”教育向“人性”教育的转化被引量:2
《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第11期61-64,共4页何桂宏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课题"高等院校推进科学无神论教育的创新发展研究:基于心理动力学视角"(项目编号:12YJA710029)研究成果
科学无神论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提,是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科学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途径。当前,学校对青少年学生采取了诸多科学无神论教育,但有神论及其活动却在校园里不断扩大。究其原因,我国青少年科学无神论教...
关键词:科学无神论教育 “物性”教育 “人性”教育 
宗教治疗伦理立场的哲学讨论被引量:4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151-156,共6页薛晓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12YJA710029)
宗教作为心理治疗的手段并运用于心理治疗的实践之中,给病人带来的不仅是健康而且更是人生的价值——一种信仰的归属和人生的确认,同时也是一种道德重建和人格学习的过程。如果把宗教治疗看作一种治疗的话,那这种治疗只能被视为一种对...
关键词:宗教 宗教治疗 伦理立场 
个体和社会心理功能视域中的团契存在被引量:2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23-129,共7页张秀敏 杨莉萍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课题"高等院校推进科学无神论教育的创新发展研究--基于心理动力学视角"(12YJA710029);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大学校园软文化建设视域中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2012SJBFDY052)
对"团契"进行语义学分析,它同时具有名词性和动词性。团契的"个体心理功能"包含"希望寄托"、"压力缓解"、"心理认同"等功能。基督徒个体在团契中获得不断强化的希望感、正性情感体验,进行情绪宣泄,同时获得了对其他信徒和上帝的心理认...
关键词:团契 个体心理功能 社会心理功能 建构 
新时期幸福观的演变与“幸福社会”的构建被引量:2
《理论导刊》2013年第4期25-28,共4页何桂宏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课题"高等院校推进科学无神论教育的创新发展研究--基于心理动力学视角"(12YJA710029)阶段性成果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入深刻的转型期,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传统的幸福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观念的变化势必引发人们实践的改变,从而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幸福观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引...
关键词:社会转型 幸福观 幸福社会 “伪幸福” 人类文明 
心育与德育30年关系研究:成就、问题、前瞻被引量:1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年第5期63-66,87,共5页夏醒 陈家麟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课题"高等院校推进科学无神论教育的创新发展研究--基于心理动力学视角"(12YJA710029)
我国近30年来关于心育与德育关系的研究成果丰硕。研究总体上存在着包含论和并列论两种观点,学者们在深入研究了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我国在心育和德育方面的良好传统、已有的经验等基础上,提出了心育与德育相结合的途径、模式,并在实践...
关键词:心育 德育 以心育德 以德育心 
“通心教学法”:高校心理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年第S1期118-121,共4页何桂宏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课题"高等院校推进科学无神论教育的创新发展研究--基于心理动力学视角"(12YJA710029);扬州大学2012年教改课题"‘通心教学法’:高校心理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对于高等教育改革来说,转变观念是先导,课程与教学改革是核心。高校心理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既要体现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更要充分体现现代心理学思想,"通心教学法"的核心要义就是注重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在继承传统诸...
关键词:通心教学法 心理学专业 教学改革 
认知失调理论在科学无神论教育中的应用被引量:1
《教育评论》2012年第2期6-8,共3页何桂宏 夏醒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课题"高等院校推进科学无神论教育的创新发展研究--基于心理动力学视角"的成果;批准文号12YJA710029;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课题"大学校园宗教渗透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准文号BJSZ2009ZD02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实质上就是认知结构在"不平衡——平衡——新的不平衡"的无限循环中的主动建构过程,认知不协调是心理发展的内在动机。在科学无神论教育过程中,准确把握影响科学无神论认知失调的因素,利用认知失调技巧,有...
关键词:认知失调 科学无神论教育 实效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