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XZW0023)

作品数:16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作栋莫道才莫山洪袁虹陶绍清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河池学院广西师范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古代散文研究论丛》《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凯里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骈文清代晚唐尊体宋代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学接受视野下的韩柳与骈文——以宋至清代为讨论中心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80-85,共6页刘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骈文文论研究"(10XZW0023);2013年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SK13LX550)
韩柳一直被视为集大成的古文宗师,其古文理论及创作成就广受称誉而成为经典。相比而言,韩柳与骈文的关系却备受争议。在骈散对立的古文文论体系中,韩柳用古文对抗骈文以振文风的观点自中唐迄清末从未中断,不少人甚至对韩柳创作骈文的事...
关键词:文学接受 韩柳 骈文 
从四六到骈文——论骈文的名称演进与文体辨析被引量:5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99-107,共9页张作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骈文文论研究"(10XZW0023);广西高等学校立项科研项目"清代骈文选本研究"(201204LX416)
骈文名称在清代出现了从"四六"到"骈文"的演进,这种演进结果在民国时期得到定型。伴随着名称演进的是对四六与骈文的辨析。"骈文"取代"四六",辨析四六与骈文,是骈文尊体思想在正名与辨体两方面的体现。骈文发展演变的阶段性与名称的演...
关键词:骈文 四六 尊体 
论郑献甫的骈文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34-39,共6页莫山洪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骈文文论研究"(10XZW0023)
广西文人郑献甫的骈文表达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态度,体现了他的骈散观,抒发了他对岭南秀丽风光的喜好,表达了他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其骈文作品格调清新,少用典故,既有典雅厚重的气息,又有清新秀丽的特点。郑献甫骈文成就体现了中原文...
关键词:郑献甫 骈文 岭南作家 
史料所见晚唐迄北宋初骈文专集选本考被引量:2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19-123,共5页陶绍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骈文文论研究"(10XZW0023)
以唐宋时期诸家文献目录所载骈文书录为考查对象,简要梳理自晚唐五代至北宋天圣前骈文的写作状况及文本的主要表现形态。
关键词:骈文 晚唐 北宋 四六 刀笔 
论钱氏父子的骈文流变观被引量:1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30-134,共5页莫山洪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骈文文论研究"(10XZW0023)
在《骈文通义·流变》和《上家大人论骈文流变书》中,钱基博和钱锺书对骈文的流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认为骈文在西汉初步形成,历经汉、六朝、唐宋明和清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特点不同。骈文产生变化的原因与时代背景有关系,也与作家个人的...
关键词:钱博 钱锺书 骈文 骈文流变 
论骈文名称变化与其文体特征之关系被引量:6
《中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2期25-29,共5页莫山洪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骈文文论研究"(10XZW0023)资助成果
骈文和律诗被刘师培认为是最具民族特色的文体。和诏诰表启、序跋碑记等偏于从应用性分类不同,骈文主要从语言形式——是否主要以对偶行文来划分的。因为古代文章开始时就实用性强烈,审美性淡薄,故应用性文体定名较早;而文章是否以...
关键词:文体特征 名称变化 骈文 骈体文 研究者 侧重点 丽辞 刘勰 
宋代“四六话”产生与“诗话”关系考被引量:4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08-112,共5页莫道才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骈文文论研究"(10XZW0023);广西特聘专家岗资助成果
诗话与骈文批评的重要形式"四六话"有着密切联系。欧阳修《诗话》启蒙了王銍《四六话》的创作,并对"四六话"体例产生了直接影响,在博杂的内容、以句子为讨论中心的叙写方式、多讨论典源出处等方面均有体现。
关键词:宋代 四六话 诗话 骈文 王铚 
论清代前期的骈散合一思想
《凯里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53-56,共4页张作栋 袁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骈文文论研究"(10XZW0023);河池学院青年科研立项课题"清代骈散合一思想研究"(2010A-H002)
在骈散文均开始兴盛且相互对立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清初骈散合一思想较以往有了长足的发展。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为骈文存在的合理性辩护;二是骈散相间,在文章创作中骈句与散句交替使用;三是从更高的层面来统摄骈文与散文,淡化二者形...
关键词:清代 康雍 骈文 骈散合一 
论清代中期的骈散合一思想
《河池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21-28,共8页张作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骈文文论研究"(10XZW0023);广西高等学校立项科研项目"清代骈文选本研究"(201204LX416);河池学院青年科研立项课题"清代骈散合一思想研究"(2010A-H002)
清代中期的骈散合一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首先是论述骈散文并存的必然性,其次是强调骈散文"道通为一",第三是主张骈句与散句"相杂迭用"。这三方面内容,较清初均有明显的深化。影响有二:一是下开晚清标举效法魏、晋文的风气,二是在骈散合...
关键词:清代 乾嘉道 骈文 文论 选本 骈散合一 骈散对立 
从“话”的文本特性看宋四六话的博杂特点被引量:1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77-82,共6页莫道才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骈文文论研究"(10XZW0023)
四六话的产生和文本特性与"话"有密切的关系。"话"在宋代具有故事的含义,宋代文人雅聚说"话"往往谈论与文人创作相关的内容,形成了"诗话""词话""四六话"。"四六话"就是文人说与骈文有关话题的"话本",因此在具有文学批评意味的同时,也具...
关键词: 宋代 四六话 骈文 文本 文学批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