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751038)

作品数:22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乐平肖佩华李海燕罗先友张南平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海洋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更多>>
相关期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东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唐都学刊》更多>>
相关主题:闻一多古今中外诗学追求比较论文艺思想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今中外文学史上的最独特景观——作为诗人、学者闻一多政治选择的认识意义和牺牲价值被引量:1
《唐都学刊》2016年第4期119-123,共5页李乐平 
教育部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闻一多与古今中外作家比较研究"(11YJA751038)结论成果;广东省高校重大科研成果培育计划成果(GD0U2013050334)
闻一多牺牲所谱写的是最华美璀璨诗章,成为古今中外文学史上最独特的景观。他后期坚定站在人民立场上,使他载入中华知识分子精英行列的史册。他之复杂存在,更让我们认识到挖掘其最闪光内涵的重要,这即作为诗人、学者闻一多政治选择的认...
关键词:闻一多 政治选择 古今中外 文学史 独特景观 牺牲价值 认识意义 
多变的态度与多元的诗评——闻一多对李商隐认识转变之原因解析
《江汉论坛》2016年第7期87-93,共7页李海燕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闻一多与古今中外作家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1YJA751038);广东省高校重大科研成果培育计划"闻一多论稿"(项目编号:GDOU2013050334)的阶段性成果
闻一多对李商隐的评价经历了"指责—推崇—批评"的数次转变,闻一多态度的游移与其文化心态、艺术观念及诗歌批评标准的变化关系密切。早年闻一多怀抱儒家治世精神,重视艺术的实用功能,以人格批评法评价李商隐及其诗歌。留美后的闻一多...
关键词:闻一多 李商隐 诗评 转变 原因 
闻一多与古今中外作家比较研究综论被引量:1
《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82-86,共5页李乐平 
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闻一多与古今中外作家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1YJA751038)的总论;广东省高校重大科研成果培育计划项目(项目编号:GD0U2013050334)的研究成果
闻一多之所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个复杂但却伟大存在,是因为他在诗作诗论方面,既横向借鉴西方精华,又纵向继承东方传统,提出中西艺术结合并亲身实践,创作出无愧时代的诗篇。当然,如果将闻一多和古今中外作家比较,他的伟大远不止于此,...
关键词:闻一多 古今中外作家 比较研究 综论 
闻一多对俞平伯《冬夜》的严厉批评及其原因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111-119,145,共10页李乐平 
教育部社科基金规划项目"闻一多与古今中外作家比较研究"(11YJA751038)阶段性成果;广东省高校重大科研成果培育计划(GD0U2013050334)
闻一多对俞平伯《冬夜》进行严厉批评,认为其构造横里伸张,句法简单,幻象和情感缺失,是"谬误的主义"作祟的结果。严厉批评《冬夜》的根本原因是俞平伯过分追求诗之善的社会价值,闻一多则追求诗之美的艺术价值,直接原因则是代表新崛起的...
关键词:闻一多 俞平伯 严厉批评 
闻一多梁实秋文艺思想异同比较及其他
《社会科学》2015年第11期172-183,共12页李乐平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闻一多与古今中外作家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1YJA751038);广东省"高校重大科研成果培育计划"(项目编号:GD0U2013050334)的阶段性成果
闻一多和梁实秋清华前后都推崇浪漫主义,归国后都转为古典主义倾向,但却始终贯穿着唯美主义追求。前者倡导新诗的三美理论,后者则坚守文学的人性价值。因为他们都是承继古今借鉴中外的优秀理论家,这才铸就他们留待文学史评说,并永远也...
关键词:闻一多 梁实秋 文艺思想 异同比较 其他 
闻一多与徐志摩的关系及其诗学追求的比较被引量: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86-93,共8页李乐平 
教育部社科基金规划项目"闻一多与古今中外作家比较研究"(11YJA751038)阶段性成果
徐志摩和闻一多同倡新诗格律化,但其创格追求却并不完全相同。闻一多强调整齐字句是调合的音节必然产生出来的现象,徐志摩则强调诗感跳动和血脉流转构成诗形。徐志摩诗作没有闻一多严谨,但诗却和音节波动互为因果。徐诗轻灵而不失自然,...
关键词:闻一多 徐志摩 诗学追求 新诗格律 
论闻一多对陆游的崇拜和超越
《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67-72,共6页李乐平 罗先友 
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闻一多与古今中外作家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1YJA751038)的阶段性成果
闻一多虽对陆游的人格和爱国精神崇敬有加,但根据朱自清"理想的完整的国家"意念理论,其诗作已然超越了陆游爱国诗作的价值。比较二人的差异,陆游是情绪爱国,闻一多则是理智爱国。陆游的忧国忧民是和忠君融为一体的,闻一多则将忧国忧民...
关键词:闻一多 陆游 崇拜 超越 
论闻一多后期对陶渊明的认识
《江汉论坛》2014年第12期87-92,共6页李乐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闻一多与古今中外作家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1YJA751038)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今文人对被誉为田园诗人的陶渊明有着多侧面的认识,有认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者,有认为真诗人之冠冕者,有认为道德责任心极重为人为文淳朴是真人真文艺者,有认为达到无我之境者,有认为和谐静穆者,也有认为兼而金刚怒目者。闻一多则...
关键词:闻一多 陶渊明 古今文人 认识 
闻一多和胡适诗学的差异与贡献比较
《社会科学》2014年第9期164-172,共9页李乐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闻一多与古今中外作家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1YJA751038)的阶段性成果
闻一多和胡适相同者,仅只作为文学载体的白话入诗,针对旧诗格律的新诗追求。他们更多者则是差异,如对诗之语言俗雅,对诗之节奏,对诗之外在形式要求等均不相同。闻一多的音乐美和建筑美貌似各自独立,却合二为一构成辩证统一关系,即音乐...
关键词:闻一多 胡适 比较 
闻一多和王尔德契合差异比较论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年第4期76-82,共7页李乐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YJA751038)
闻一多和王尔德都曾强调艺术形式,追求愉悦作用,推崇艺术本身而反对表现道德。但他们对美的表现和本质认识不同。王尔德追求美而不真,属于美的偏执。闻一多则把真作为美的前提,崇奉美即是真和真即是美。王尔德颠倒艺术和生活的主从关系...
关键词:闻一多 王尔德 唯美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