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格律

作品数:134被引量:11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龙清涛张洁宇毛翰西渡李乐平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常熟理工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新诗格律及其建行问题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05-118,共14页张胜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文章体法及其相关范畴研究”(22YJA751023)。
从古诗句式发展演化的宏观视野探讨新诗建行问题,探本溯源,能够揭示新诗诗行的美学特点。古诗由四言到五言再到七言,三种主要句式是基于音节的组合而演变转化的。四言诗句声气节奏为二二,五言为二三,七言为二二三,声气节奏与意义节奏存...
关键词:新诗 诗行 声气节奏 格律化 形式批评 
论周策纵“定形新诗体论”兼谈新诗文体的定型问题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4年第11期233-250,共18页刘欣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新诗的现实关怀与文体变迁研究”(项目编号:22JJD750025)的阶段性成果。
美籍华裔学者周策纵多以其在“五四”运动、红学、训诂学等领域的研究闻名,而对其新诗创作及理论建设,学界目前尚缺乏充分的关注和重视。事实上,周策纵面世于1962年的《定形新诗体的提议》是在汉语新诗格律化探索的短暂停摆之后,在诗歌...
关键词:周策纵 定形诗体 新诗格律 节奏 
论新诗节奏的速度、停顿以及起伏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22年第11期66-86,共21页李章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比较诗学视野下的新诗节奏研究”(批准号:17CZW069)成果。
过去,由于数次新诗格律大讨论所掀起的“格律”探索热潮,学者经常将新诗节奏向均质、匀速的方向定性和分析,而对新诗中变化无定的“语言的节奏”缺乏具体的认识与研究。在我们看来,新诗所倚重的更多是变化的“语言的节奏”,如快慢、高...
关键词:新诗格律 新诗写作 结构的安排 言语意义 停顿 同一性 节奏变化 
1950年代卞之琳新诗格律理论探析被引量:1
《江汉学术》2022年第2期72-80,共9页李章斌 陈敬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百年新诗学案”(17JJD750002)。
在1950年代几次新诗形式大讨论的背景之下,卞之琳于1953年中国作协组织的讨论会上首次系统提出他的新诗格律理论,后以《哼唱型节奏(吟调)和说话型节奏(诵调)》为题发表于《作家通讯》。尽管卞之琳的新诗理论直至1980年代才渐臻成熟,但...
关键词:卞之琳 诗论 新格律体 新诗格律 新诗形式 
重探1959年关于新诗格律问题的讨论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16-23,共8页郭金戈 
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百年新诗学案”(17JJD750002)。
1959年《文学评论》组织的关于新诗格律问题的讨论,主要就继承中国古典诗歌格律,节奏与平仄、押韵之间的关系,“自由格律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而讨论中对“节奏”与“格律”概念以及对格律诗、自由诗的认识,则启发我们重思当代新诗创...
关键词:格律 节奏 自由格律诗 《文学评论》 
“我是在新诗之中,又在新诗之外”——重评闻一多诗学观念的转变及其他被引量:3
《江汉学术》2020年第5期50-57,共8页张洁宇 
闻一多身兼诗人、批评家和文学史家等多重身份,其诗歌批评方式也因之呈现多重面貌。考察其诗学观念转变的过程和原因,可分析其新诗批评的调整与其身份迁移之间的关联,对其《死水》之后的停笔原因给出新的解释和评价。闻一多从一位崇尚...
关键词:闻一多 新诗批评 新诗格律 古典美学 社会批评 
道不同 亦相谋:《诗镌》同人关于新诗格律的论争
《关东学刊》2020年第2期85-92,共8页耿宝强 
以《晨报副刊·诗镌》聚合的前期新月诗派,对现代中国新诗的格律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但《诗镌》同人,尤其是饶孟侃、闻一多与徐志摩,对于如何格律化的看法并不一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道不同,亦相谋,共同推动了新诗格律的探讨和新诗的...
关键词:新诗 格律 饶孟侃 闻一多 徐志摩 
新月诗派对中国传统理性精神的承传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1期0001-0001,共1页任雪婷 
新月诗派受中国传统文论的影响,自觉与中国传统理性精神取得历史的衔接与联系,促使诗歌内容和形式的严格统一,为新诗确立新的艺术形式与美学原则,也为中国传统理性精神在现代语境下的延续和创新提供某种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理性精神 新月诗派 新诗格律化 理性节制情感 
寻求匀称与均齐之美——闻一多以“音尺”为基础的新诗格律试验
《上海视觉》2019年第2期25-30,共6页张入云 
时世的移易和文学语言的转换带给中国诗歌脱胎换骨的改变,旧的艺术秩序被打破,新的尚远未形成,服膺唯美主义思想的闻一多,将一部分新诗作品在艺术上的粗率,直接归咎于自由诗的滥觞,试图将英诗的声律单位"音尺"移植到中国新诗的写作中,...
关键词:声律单位 “音尺” 新诗格律化 闻一多 
自由与格律: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中外诗歌研究》2019年第3期4-5,共2页毛翰 
百年新诗,有很多争论不休的话题,如新诗是应该坚持自由诗、自由化,还是应该格律化,成为格律体新诗?新诗格律化的努力从新月派就开始了,闻一多的《死水》、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被认为是早期格律化新诗的代表作。其后,何其芳、林庚等...
关键词:新诗格律化 自由诗 中国新诗研究所 《再别康桥》 《死水》 诗体建设 西南大学 形式美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