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2010ELS002)

作品数:7被引量:3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磊王向民牟发松邱立波许纪霖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历史教学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东晋慕容氏族群政权南朝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天下的另一种形态——东晋及东北族群政权建构中的天下意识探析被引量:1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17-27,178-179,共11页李磊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晋唐间的中华意识与‘中华’再造"(项目编号:13CZS063);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项目编号:14PJC030);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教化权与汉唐间的国家构造"(项目编号:2010ELS002)阶段性成果
分裂时期的多元天下与大一统时期的一元天下共同构成中国历史上的天下形态。列国并立之4世纪的天下形态集中体现了多元天下的特征。首先,天下秩序之所以能存在,是以华夷共有的天下意识为前提。东晋、慕容氏、高句丽都从天下意识中找到...
关键词:天下 多元天下 一元天下 政权 东晋 慕容氏 高句丽 
历史与现实纠葛中的“国家”概念——中国古代的国家概念与国家的自我赋权被引量:5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21-24,共4页李磊 瞿骏 孟钟捷 邱立波 刘拥华 王向民 牟发松 刘擎 许纪霖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项目编号:14PJC03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CZS063);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项目编号:2010ELS002)阶段性成果.
李磊《中国古代的国家概念与国家的自我赋权》指出:需划分出研究者主体性赋予的"国家"意义、古代国家的自我言说、事实上的国家构造这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西方政治语境中的"国家"概念至少无法表达中国古代国家的自我叙述,而这种自我叙...
关键词:“国家” 国家概念 历史与现实 古代国家 自我叙述 自我赋权 政治语境 动态变化 
百济的天下意识与东晋南朝的天下秩序被引量:1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64-71,153,共8页李磊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ZS063);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2010ELS002)的阶段性成果
在西晋大一统瓦解后各族纷纷建国的历史态势中,百济的道路代表其中一个重要类型。在"天下意识"下,百济与东晋南朝在形式上构建统一的政治体系、分享同一个文化世界。百济首次朝贡东晋便授官,这似与百济、夫余间的历史渊源有关,也是国际...
关键词:百济 天下意识 东晋 南朝 
北魏孝文帝文化改革的政治氛围——以太和十三年江南借书为中心的考辨被引量:2
《历史教学问题》2013年第6期86-91,共6页李磊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ZS063);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2010ELS002)的阶段性成果
《李璧墓志》与《南齐书·王融传》相互印证,记述了北魏孝文帝江南借书之事。本文采信太和十三年借书说,对太和十二年、十三年间孝文帝文化改革的具体处境进行了揭示,认为借书江南的历史语境是鲜卑、汉文化共识的形成,借书的举措是...
关键词:孝文帝 江南 改革 
江南认知与中华认同——他者与北魏胡汉共识的形成被引量:5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28-33,153,共6页李磊 
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2010ELS002)的阶段性成果;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79301602)的资助
六朝江南文化的发展,对于同时期北方社会共识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江南的认知上,鲜卑贵族与北方汉族士大夫始终存在着差异,但北魏初期的认知差异是因胡汉文化异质引发的,孝文帝时期则是由南北文化不同评价造成的。北魏后期胡...
关键词:江南认知 中华认同 北魏 
玄学研究的史学维度——试析中国玄学研究史上的“唐长孺范式”被引量:1
《历史教学问题》2011年第6期80-86,共7页李磊 
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教化权与汉唐间的国家构造》(项目编号:2010ELS002)阶段性研究成果;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成果(项目编号:79301602)
本文探讨了唐长孺先生玄学研究的学术概念,认为在三、四十年代学术界对魏晋思想指称未一的情况下,唐长孺先生自觉区分了"清议"、"清谈"、"玄学"等概念,为学界作了重要的筑基工作。本文推测唐长孺先生对"玄学"的定义来自汤用彤先...
关键词:唐长孺 玄学 清谈 学术史 
试论刘宋后期皇权与士族之关系被引量:5
《历史教学问题》2010年第5期72-76,共5页李磊 
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教化权与汉唐间的国家构造》(项目编号:2010ELS002)阶段性研究成果;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成果(项目编号:79301602)
刘宋孝武帝时,在皇权的扩张下,皇权与士族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孝武帝“主威独运”并不限于政治权力的运作,还深入到社会意识领域,全面侵夺士族的权力。作为对此的反动,士族阶层以维系其文化之社会声望的方式,进行了柔性抵抗,以致...
关键词:刘宋 士族 皇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