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12-1949)

作品数:78被引量:16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樊亚平杨卫华李有军张寅姜士伟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主题:民国抗战时期易俗社民国时期基督徒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末民初的“戏仿”福尔摩斯小说被引量:2
《学术月刊》2023年第4期151-158,共8页战玉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民国侦探小说史论(1912-1949)”(21FYB046);上海市社科青年课题项目“类型文学与数字人文视角下的百年中国间谍小说研究”(2021EWY001)的阶段性成果。
“福尔摩斯探案”小说在清末民初译介进入中国,不仅开创了后来中国本土的侦探小说创作,更产生了一系列“福尔摩斯来中国”的“戏仿”作品。其中既有陈冷血、包天笑等人借福尔摩斯“受挫”来批判当时中国社会怪现状的“谴责”之作,也有...
关键词:福尔摩斯 侦探小说 陈冷血 包天笑 刘半农 餘生 
林戊荪对外翻译传播实践与思想钩沉被引量:5
《上海翻译》2023年第2期85-89,共5页袁丽梅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民国时期重要报刊外来术语整理与当代阐释(1912-1949)”(编号:22BYY021)。
林戊荪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著名的中译外翻译家与翻译活动组织者。本文系统回顾了其在担任中国外文局局长与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期间的翻译赞助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挖掘、整理其有关翻译“五步法”,聚焦传播、外外有别以及立足中国、文化自觉...
关键词:林戊荪 翻译赞助 翻译思想 对外传播 
梁启超1922年开封演讲考实被引量:1
《汉语言文学研究》2023年第1期137-144,共8页金传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作家演讲文献整理与研究(1912-1949)”(项目批准号:22CZW048)的阶段性成果。
据报刊文章披露,梁启超1922年9月的开封之行起因于中原煤矿公司邀请他向当局运动退还公股,遂导致当地部分热心青年的反感与反对。然而从当时媒体的曝光度和实际的效果来看,梁启超在汴期间的行踪主要围绕讲学展开,公股一事反倒隐没于历...
关键词:梁启超 开封 讲学 影响 
译史框架下的译者群体研究:对象、意义和路径被引量:11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4期143-150,共8页袁丽梅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民国时期重要报刊外来术语整理与当代阐释研究(1912—1949)”(编号:22BYY021)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译者研究考察单个译者的居多,而译者群体研究成果偏少。本文针对这一现状,思考译史框架下译者群体研究的对象、意义和路径,尝试回答何为译者群体研究、译者群体研究为何以及如何进行译者群体研究三个问题。文章认为译者群体研究既...
关键词:译者群体 对象 意义 路径 
田汉1929年的三篇新见演讲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102-108,共7页金传胜 吴竹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现代作家演讲文献整理与研究(1912—1949)”(22CZW048)。
田汉1929年在广州中山大学、上海中国公学、南京某中学的三篇演讲,既未收入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田汉全集》,亦未收入张向华《田汉年谱》。这三篇演讲从不同面向呈现了田汉对“戏剧与民众”“艺术与时代”关系所作的思考,体现了“...
关键词:田汉 南国社 戏剧 演讲 文艺观念 
正义,侠义,民族大义?——以亚森·罗苹系列小说的翻译、模仿与本土化创作为中心
《中国比较文学》2022年第3期123-138,共16页战玉冰 
国家社科基金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民国侦探小说史论(1912-1949)”(编号:21FYB046);上海市社科青年课题项目“类型文学与数字人文视角下的百年中国间谍小说研究”(编号:2021EWY0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9批面上资助一类项目(编号:2021M690041);2020年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编号:2020075)的阶段性成果。
侦探小说诞生于西方现代司法背景之下,和读者对于社会正义的想象有着天然联系。其中,莫里斯·勒伯朗的亚森·罗苹系列小说通过塑造一个“亦盗亦侠”的主要人物为侦探小说的“正义表达”提供了某种新的诠释类型与可能。而随着该系列小说...
关键词:侦探小说 正义 亚森·罗苹 孙了红 
抗战时期巴黎《救国时报》广告传播特色研究
《现代广告》2022年第14期38-45,63,共9页丁蒙宁 杨海军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民国时期上海公益广告研究(1912-1949)》(项目编号:20FXWB024)的阶段性成果。
《救国时报》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巴黎创办的机关报,办报宗旨是向海外侨胞宣传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介绍中国人民英勇抗敌的事迹。《救国时报》广告内容生产延续了党报办报风格,带有鲜明的政治倾向。通过告白广告,...
关键词:党报广告 《救国时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转机与社会心理变化--以1942年《大刚报》民意调查为中心的探析被引量:2
《抗日战争研究》2022年第2期32-43,159,共13页杨天宏 宋仕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近代中国的民意调查与民意(1912—1949)”(18AZS016)的阶段性成果。
1942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世界各地战争形势巨变,中国亦不例外。在国内外形势转变之际,社会思潮亦多浮动。是年“双十节”,《大刚报》举办民意调查,探究国人对战争形势及国内外重要政治问题的意向。与既有认知不同,调...
关键词:抗战时期 《大刚报》 民意调查 社会心理 
近代中国的民调主旨与问卷设计分析被引量:1
《史学月刊》2022年第6期54-66,共13页杨天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近代中国的民意调查与民意(1912—1949)”(18AZS016)。
从1920年代开始,受西方兴起的社会学调查方法影响,各色各样的民调在中国出现。民调的品质取决于调查主旨的确定和问卷设计。统计显示,近代中国的民调涉及政治、外交、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政治始终是不变的主旨,这为从社...
关键词:近代中国 民调主旨 问卷设计 民调品质 
“时空倒置”与“华生视角”——论晚清民初侦探小说中的叙事新变及其局限被引量:2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39-46,共8页战玉冰 
国家社科基金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民国侦探小说史论(1912—1949)”(21FYB046)。
随着侦探小说在晚清民初时期译介进入中国,引发了阅读的热潮和大量本土侦探小说的创作。而这些早期中国侦探小说作品,在逐步接受、继承并转化了西方侦探小说的基本叙事成规——其中主要包括“时空倒置”的倒叙结构和作为“华生视角”的...
关键词:侦探小说 晚清民初 叙事结构 倒叙模式 “史传”传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