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751104)

作品数:4被引量:1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朱恒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求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中国翻译》更多>>
相关主题:语言翻译标准维度传统诗歌汉语化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语言的维度与翻译的限度及标准被引量:18
《中国翻译》2015年第2期5-10,128,共6页朱恒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媒介;符号与中国文学流变研究"(13BZW005);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文学自觉时代诗学论争的语言学考辨"(11YJA751104)的部分成果
语言研究始终都应该是翻译的核心和出发点。新的语言观认为语言至少具有工具性、思想本体性和文学性三个维度;可分别描述为:所指偏向型、能(指)所(指)同一型和能指偏向型语言。"翻译"则可重新定义为:是一种在目标语中再现源语的能指所...
关键词:语言 翻译限度 翻译标准 能指 所指 
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导论课程“去汉语化”偏误探析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34-37,共4页朱恒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学研究一般项目(214311103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1YJA751104)
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导论课程普遍存在着低效、学生满意度不高等问题,原因之一是该课程的理论建构、语料选用及课堂讲授语言上存在着严重的"去汉语化"倾向,使得一些理论过于抽象,对汉语不具有解释力,而课堂教学的全英文讲授则增大了学生...
关键词:语言学导论 去汉语化 教学 
中国诗学论争:路向、焦点及动因
《求索》2013年第1期150-152,共3页朱恒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751104)
自文学自觉时代起,中国诗学论争便开始出现,并延续至今。虽时代、论争者阶层、知识背景等均不相同,但论争似乎基本总在对立的两派之间发生,两派各自有着超越时空的基本相同的立场、追求、文学品位等。符号学视野中的汉字对这一现象起着...
关键词:中国诗学 论争 编码 语言 文字 
略论语言的欧化对中国传统诗歌韵味的消解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第4期62-66,共5页朱恒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文学自觉时代诗学论争的语言学考辨"(11YJA751104)
"韵"、"味"是中国古代诗论的重要范畴,中国古诗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朦胧。但随着白话地位日隆,深受欧化影响的现代汉语成为了诗歌创作的重要质料,传统诗歌韵味受到冲击,"具体"、"晦涩"成了现代汉诗中常见的韵味。韵味由语言创造...
关键词:欧化 传统诗歌 现代汉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