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673075)

作品数:47被引量:314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胡树华肖德云邓恒进王恕立牟仁艳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科学学研究》《科研管理》《Chinese Business Review》《国际贸易问题》更多>>
相关主题:国家高新区力模型管理研究都市工业园区国家创新体系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协同创新的科技服务业动态吸收能力运行机制研究——以东风设计院汽车焊装技术服务为例
《科技和产业》2015年第11期1-7,共7页邹晓燕 肖德云 王恕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673075);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EFA090413)
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探讨科技服务业动态吸收能力的概念内涵。沿循吸收能力整合分析的思路,以创新战略为导向,重点对科技服务业的动态吸收能力运行过程中的学习机制、知识整合机制以及网络调节机制整合框架进行论述。进一步采用单案例...
关键词:科技服务业 协同创新 动态吸收能力 汽车焊装 技术服务 
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与湖北实证研究被引量:11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第8期47-52,共6页许可 肖德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673075);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EFA09041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1-Ib-079)
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科技服务业的内涵,阐述了科技服务业的特征;针对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特征,从技术、知识、互动、来源、联合等维度提出了科技服务业的分类;探讨了科技服务业的创新机理。最后,对湖北省科技服务业与科技创...
关键词:科技服务业 知识创造 知识扩散 
国家高新区强弱空间极化的演化分析被引量:9
《科研管理》2012年第3期121-127,共7页王松 胡树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战略研究"(08AJY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产品-产业-区域的集成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70673075)
以2000-2008年国家高新区数据为依据,构建了国家高新区强弱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极化指数测量了国家高新区的极化水平及其空间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近9年间国家高新区整体极化趋势呈现"M"型特征,并在南方-北方表现为增强,而在发达城...
关键词:国家高新区 空间极化 均衡政策 
中日双边服务贸易专业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产业内贸易视角被引量:3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26-31,共6页王恕立 刘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673075);国家发改委基金项目(XBS11-A09)
中日双边服务贸易关系日益密切且存在极大的发展空间,结合中日双边服务贸易现状,基于产业内贸易视角分析其专业化程度,并实证检验专业化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通过服务贸易,对日本服务市场的融入程度逐渐加深,而日本却呈现相反现...
关键词:双边服务贸易 专业化程度 产业内贸易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国家高新区竞争力空间分异研究被引量:23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第12期101-108,共8页解佳龙 胡树华 蒋园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战略研究"(08AJY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产品-产业-区域的集成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70673075);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本科生类项目"国家高新区竞争力空间分异及优化路径研究"(116803004)
在国家高新区强弱水平空间非均衡的背景下,从国际创汇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贡献能力和支撑能力四个维度设定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突变级数法构建了国家高新区竞争力空间分异评价模型,并对56个国家高新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
关键词:国家高新区 竞争力 空间分异 突变级数法 高新集群带 
基于“三力模型”的国家高新区发展非均衡评价研究被引量:8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第10期104-109,共6页牟仁艳 解佳龙 胡树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战略研究"(08AJY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产品-产业-区域的集成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70673075)
在国家高新区非均衡发展的背景下,以产业评价"三力模型"为依据,构建了国家高新区发展非均衡评价模型,从自主创新力、效益贡献力、国际竞争力三个维度设定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相对偏差模糊矩阵法对54个国家高新区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我...
关键词:国家高新区 三力模型 非均衡评价 相对偏差模糊矩阵法 
基于“三力模型”的国家高新区非均衡异化评价研究被引量:11
《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第7期80-86,共7页胡树华 解佳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战略研究"(08AJY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产品-产业-区域的集成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70673075)
在国家高新区非均衡发展的背景下,以产业评价"三力模型"为依据,从自主创新力、效益贡献力、国际竞争力三个维度设定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相对偏差模糊矩阵法构建了国家高新区非均衡异化评价模型,并对56个国家高新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认...
关键词:国家高新区 三力模型 非均衡异化评价 相对偏差模糊矩阵法 同步非均衡异化 
学习绩效观维度及组织绩效类型探索被引量:1
《工业工程与管理》2011年第3期85-91,130,共8页肖德云 李伟保 王宗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673075);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7BJV035);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2009GXS1D017);全国教育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课题(EFA090413);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项目(2010-ZY-JJ-001)
基于组织绩效和组织学习理论,提出学习绩效观的概念并对其维度和组织绩效类型进行探索和验证。首先演绎了绩效维度的研究进展,指出绩效获取不确定性的原因,由此引出绩效与组织学习的关联逻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学习绩效观并对其维...
关键词:组织绩效 组织学习 学习绩效观 维度探索 
基于“四三结构”模型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研究——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被引量:24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第9期29-32,共4页胡树华 王松 邓恒进 
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08AJY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673075)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研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运行体系,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系统的"四三结构"模型,分析了其创新投入、创新主体...
关键词:自主创新 区域创新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四三结构”模型 武汉东湖高新区 
基于相对偏差模糊矩阵法的国家高新区非均衡评价研究被引量:3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第4期111-115,共5页胡树华 王松 解佳龙 王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战略研究"(08AJY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产品-产业-区域的集成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70673075)
在国家高新区非均衡发展的背景下,以科技部国家高新区数据为依据,构建了国家高新区非均衡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并通过采用相对偏差模糊矩阵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国家高新区已进入五层分化的非均衡发展阶段,呈现出支撑能力、...
关键词:国家高新区 非均衡评价 相对偏差模糊矩阵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