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2BZM004)

作品数:10被引量:6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克建陈玉屏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民族融合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朝前期的“中国”认同:从“中国”的内涵展开分析被引量:7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2期1-8,共8页李克建 
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清朝的‘中国’认同研究”(2019SYB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民族认同形成研究:基于少数民族视角的历史考察”(2012BZM004)阶段性成果
历史上"中国"一词具有地理的、民族的、文化的、政治的含义,历史上的"中国"认同亦指向这几个维度,它们常常交织混杂在一起,互为因果、密切关联,在历史上因时因地因族而异,在不同情势下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交叠性"。清前期从努尔哈赤到乾...
关键词:清前期 “中国”意识 “中国”认同 中华民族认同形成 国家认同 
清朝多民族“一体论”及其政策实践研究被引量:6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2期25-31,共7页李克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民族认同形成研究:基于少数民族视角的历史考察"(2012BZM004)阶段性成果
有清一代,清朝统治者面临以"夷狄"统治"华夏"、以"少数"统治"多数"的现实,为了实现对全国各族人民的统治,他们采取了兼顾利益和平衡关系的策略,一面反复强调"满洲根本""首崇满洲"的基本国策,一面又不断强化"满蒙一家""满蒙一体""满汉一...
关键词:清朝 “一体论” “双轨制” “多元一体” 民族交融 民族政策 
传统民族观对清末民初中国民族观的影响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15-20,共6页李克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民族认同形成研究:基于少数民族视角的历史考察"(项目编号:2012BZM004);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17XWD-S0304)阶段性成果
近代中国面临国家、民族和社会的重要转型,革命派和立宪派因受中国传统民族观和西方民族主义思潮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产生了严重的政治分歧。革命派早期的"反满"、"排满"思想和建立"纯汉"民族国家的政治目标主要源于"华夷之辨"观念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民族观 西方民族主义 中华民族 满汉矛盾 民族关系 
对“民族国家”和“国族”问题的理论思考被引量:4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25-32,共8页陈玉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民族认同形成研究:基于少数民族视角的历史考察"(2012BZM004);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建设项目(2016-XWD-B0304)阶段性成果
从近代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实际来看,"民族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后发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不论姓"资"姓"社",也都必须建构"民族国家"和"囯族"。只不过像中国这样受到"天下主义"历史传统深...
关键词:民族国家 国族建构 中华民族大文化 
论元代的“华化”与民族融合--以《元西域人华化考》为分析中心被引量: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1期24-28,共5页李克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民族认同形成研究:基于少数民族视角的历史考察”(2012BZM004);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建设项目(2015XWD-S0304)阶段性成果
《元西域人华化考》是中国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撰写于1923年的一部学术经典著作,作者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史料和艰辛的努力考证了元代色目人(即文中所称"西域人")之"华化"问题,是为了达到唤醒国人、振兴中华文化的目的。文章认为,元西域...
关键词:《元西域人华化考》 “华化” 文化认同 民族认同 民族融合 
“天下”与“一统”:认识中国古代国家观的基本维度被引量:6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87-92,共6页李克建 
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与民族政策的完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1&ZD058);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民族认同形成研究:基于少数民族视角的历史考察"(项目编号:2012BZM004)
关于中国古代国家观问题,学界历来颇存争议。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人们评判国家的标准不同所致。毋庸置疑,人们应该摆脱西方国家观念话语霸权的影响,建构符合中华传统国家观的话语体系,按照中华各民族先民共同遵循的政治传统和游戏规则去...
关键词:天下观念 “大一统”思想 国家观 国家认同 古代中国 
关于“国家”理论的若干思考被引量: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8期199-205,共7页陈玉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与民族政策的完善创新研究"(11&ZD05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民族认同形成研究:基于少数民族视角的历史考察"(2012BZM004)阶段性成果
长期以来,学术界重视探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非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本质差异,却忽略了中华传统的"天下"、"国家"观与近代以来从西方土壤中产生的"主权国家"概念的重大差异,牵强地使用"主权国家"概念去解读古代的中国和古代中国的民...
关键词:国家 主权 话语 大一统 
历史上的文化整合与民族认同——以北朝后期为分析中心被引量:8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8-23,共6页李克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民族认同形成研究:基于少数民族视角的历史考察"(2012BZM0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与民族政策的完善创新研究"(11&ZD058)
北魏分裂为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政权后,二者在对待民族文化和民族融合方面的态度不同,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不同,收到的政治效果也不同。东魏北齐大力推行鲜卑化政策,导致鲜卑族和汉族矛盾越来越尖锐,最终在政治上败于西魏北周。西魏北周推行...
关键词:文化整合 民族认同 “鲜卑化” “汉化” 民族融合 
关于北魏末年六镇起义原因的再思考被引量:4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109-114,共6页李克建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民族认同形成研究:基于少数民族视角的历史考察"(项目批准号:2012BZM004);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与民族政策的完善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11&ZD058)阶段性成果
关于六镇起义的爆发原因及性质,一般都认为是社会的、阶级的因素所致。分析六镇起义原因,其实除了社会的、阶级的因素之外,民族的因素也不可小视,尤其是孝文迁洛实施汉化改革后,鲜卑族统治集团内部基于政治权益、经济利益、社会地位和...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六镇起义 利益集团 民族意识 民族融合 
中华民族认同的历史形成:思想基础与认同目标被引量:2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2期20-24,共5页李克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民族认同形成研究:基于少数民族视角的历史考察"(2012BZM00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与民族政策的完善创新研究"(11&ZD058)子课题"中华传统民族观与传统‘国家观’及其影响研究";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建设项目(2013XWD-B0304)阶段性成果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近代实现从"自在"向"自觉"转变,并非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长期积累的必然。实际上,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华文化碰撞交融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认同形成史。中华...
关键词:中华民族认同 文化认同 传统民族观 儒家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