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sk20120014)

作品数:5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徐锋华赵飞李健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继续教育研究》《江西社会科学》《思想理论教育》《高等农业教育》更多>>
相关主题:公共公共精神大学生大学生公共精神高校德育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公共精神培育的目标解读及其启示被引量:5
《思想理论教育》2013年第14期28-32,共5页徐锋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90后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k20120014)
正公共精神培育的目标体系应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层次,即:维护公共价值;不损害他者利益;以利他的方式行事。实践中的公共精神培育往往以利他的方式行事为基本价值追求,不利于提升其实效性。公共精神培育的目标表明,在其实施过程中必须要...
关键词:公共精神 公共利益 公共生活领域 公共价值 行为者 培育 利益关系 自身利益 他者 个体利益 
应然性视域中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实施
《高等农业教育》2013年第3期45-47,共3页徐锋华 李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90后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sk20120014)
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其实施必须合乎应然性的要求。公共生活领域规则规范要求的设定是前提;规则规范的灌输与确信是决定性的要件;规则规范运用能力的训练是必经的环节;惩戒与激励并举则是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公共精神培育 规则规范 保障机制 
“90后”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路径探讨被引量:5
《教育探索》2013年第1期117-118,共2页徐锋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任务项目(sk20120014)
当前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为公共意识不足、权利意识过重、缺乏自律精神、行为能力缺失和参与意识不强等。"90后"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路径包括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增强教师的公共意识、发挥学生...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公共精神培育 路径选择 
公共精神培育:高校德育的应有向度被引量:10
《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214-217,共4页徐锋华 赵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90后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sk20120014)
高校德育坚持公共精神培育这一应有向度,不仅有助于改善德育工作的效果,同时也是社会生活领域分化为"公共性"与"私人性"的现实要求,对于高校实现自身的人才培养职能,以及促进整个社会公共精神的构建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高校在人才培养...
关键词:公共精神 高校 德育 向度 
当今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空场”被引量:1
《继续教育研究》2012年第11期116-117,共2页徐锋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90后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编号:sk20120014)成果
对当下大学生进行公共精神培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构建和谐社会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因整个社会公共精神处于建构阶段、大学自身的主客观因素以及学生自身的不正确认识等原因,导致当今大学生成为公共精神培育德的"空场"...
关键词:大学生 公共精神培育 空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