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6JJD720009)

作品数:13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孙功进李延仓肖龙航更多>>
相关机构: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部学刊》《东岳论丛》《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庄子》内丹易学思想玄关道教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郭象《庄子注》易学思想蠡测
《周易研究》2014年第4期9-14,共6页李延仓 
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重点项目:"早期全真道教思想探源"(IFW1207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道玄哲学研究"(06JJD720009)
郭象的两则佚文对易学思想多有融摄,其《庄子注》中也有不少用语与《周易》相关。不仅如此,郭象《庄子注》的"性命"、"变化"、"动静"观亦取资于《周易》。今后的易学研究亟需关注那些与郭象一样把易理融入生命并深深隐入其作品中的思想家。
关键词:郭象 《庄子注》 易学 
论晋唐佛教界对《庄子》的复杂心态
《西部学刊》2014年第8期25-28,共4页李延仓 
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重点项目"早期全真道教思想探源"(IFW1207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道玄哲学研究"(06JJD720009)的阶段性成果
魏晋到隋唐时期,《庄子》对佛教产生了重要而复杂的影响。同样,佛教界对《庄子》的影响亦表现出了复杂的心态:有赏玩《庄子》以畅新理者,有褒赞《庄子》以对抗道教者,有贬抑《庄子》以防其渗透者,不一而足。佛教界对《庄子》的不同态度...
关键词:晋唐佛教 《庄子》 心态 
论全真道哲学的心性超越旨归被引量:2
《东岳论丛》2012年第9期37-41,共5页李延仓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道玄哲学研究"(项目批准号:06JJD720009)的阶段性成果
全真道哲学以心性超越为旨归。其禅修观认为,执著于打坐的形式是无用的,修道的关键乃在于心的清静、慧悟;其经书观认为,读经不能以记诵为能事,而应当探意、采趣,即依心了悟文字背后的精神旨归;其丹道观认为,炉灶之事不是修道的枢要,修...
关键词:全真道 心性超越 旨归 
郑玄易学与道家学术
《周易研究》2011年第4期57-62,共6页李延仓 
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早期全真道哲学研究”(IFW0903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道玄哲学研究”(06JJD720009)
郑玄援引《老》、《庄》释《易》,其易学中的神秘主义成分与汉代道家关系密切,其易学中的"有无"、"自然"之论启发了魏晋玄学的理论探索。郑玄易学与道家学术之间的联系值得关注。
关键词:郑玄 易学 道家 
《庄子》思想对《无能子》的影响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27-31,共5页孙功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6JJD720009);山东省文化厅项目(201001080)
《庄子》哲学具有强烈的超越精神和锐利的批判锋芒。晚唐的《无能子》受到了《庄子》思想的深刻影响;《庄子》的名相观、丧我论、圣人之过论作为其中三个最主要的方面,对《无能子》思想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庄子》 《无能子》 丧我 圣人之过 
《道德经》有无观新诠被引量:2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87-92,共6页孙功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道玄哲学研究"(06JJD720009)阶段性成果
《道德经》的"有"与"无"是道的动态构成机制,道摄有无,有无环生。在《道德经》中,"有"与"无"又展开和变现为徼妙、雄雌、逝反、生死、动静、益损等一系列范畴。基于对有无之道的洞见,《道德经》阐述了有无之用的方法论,即用有、用无与...
关键词:《道德经》     周行 
李道纯内丹“中”论思想探析被引量:2
《东岳论丛》2010年第7期128-132,共5页孙功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道玄哲学研究"(项目号:06JJD720009)的阶段性成果
李道纯以"中"来论说内丹学理,"中"是其内丹思想的核心。李道纯的"守中"思想涵具存体摄用的心性论和致虚守静的修炼论的双重意蕴,在此基础上李道纯以"中"之体用来晓示内丹学的"玄关一窍"。由此,李道纯的内丹"中"论构建起以"中"统摄内丹...
关键词:李道纯 内丹  守中 玄关一窍 
李道纯内丹性命思想探析被引量:1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5-10,共6页孙功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道玄哲学研究"(06JJD720009)
在内丹哲学史上,李道纯在理论上较好地解决了"道"与"性命"的关系。以此为基础,李道纯运用从道教传统形神观转化而来的"身心"概念,对性命修炼论做了详尽说明,并通过"先性后命"的性命修炼方式确立起"性命双全"的丹道境界,使内丹学在宋元...
关键词:内丹 性命 玄关一窍 身心 先性后命 
《庄子》道论对道教的影响被引量:1
《东岳论丛》2009年第7期137-141,共5页孙功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道玄哲学研究"(项目号:06JJD720009)的阶段性成果
《庄子》的道论在《老子》基础上向前推进,道论的具体内容更为详尽,其中,道气心一体论、体道论、复道论作为《庄子》道论的主要内容对后世道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道论 道以气显 道由心成 内丹 性命学 
《庄子》思想对道教的影响被引量:1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76-81,共6页孙功进 肖龙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6JJD720009)
为探讨《庄子》思想对道教的影响,通过深入解析相关文献,并联系道教实践,发现《庄子》"齐"与"忘"的思想对道教重玄学义理的建构起了重要作用,《庄子》"缘督以为经"、"守一"、"养神"、"吹呴呼吸"、"熊经鸟申"的养生思想构成道教炼养术的...
关键词:  重玄 存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