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研究集刊》

作品数:230被引量:10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
主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最新期次:2023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丝绸之路粟特人粟特集刊图像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作者:沙武田李瑞哲杨富学赵燕林李国更多>>
发文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吐鲁番新发现三枚双面回鹘文钱币研究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3年第1期422-428,590,共8页芦韬 李刚 
2016年至2020年,为配合吐鲁番吐峪沟石窟抢险加固工作,考古工作者在吐峪沟石窟西崖区域考古工作中,陆续发现了三枚双面回鹘文钱币。它们的钱径和孔内径基本相同,均为圆形方孔,面有内外郭,当为重轮钱,^(①)钱径2.5厘米,内径0.7厘米,厚0....
关键词:考古工作者 回鹘文 吐峪沟石窟 吉木萨尔 区域考古 抢险加固 钱币 吐鲁番 
净土选择与现世救渡——莫高窟第172窟营建理念探析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3年第1期305-319,587-588,共17页焦树峰 
2022年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专项科研项目“唐长安对敦煌石窟影响研究”(YZJDA03);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计划(Supported by the Project 111)“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学科创新引智基地”(B1803)阶段性成果。
莫高窟第172窟开凿于盛唐时期,按照樊锦诗、刘玉权等学者的研究,属于盛唐第四期,其上限早不过天宝元年(742),下限当晚不过沙州陷蕃的建中二年(781)。^(①)这一时期,唐代佛教处于发展的繁荣时期,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已经发展“成熟”,通壁...
关键词:观无量寿经变 唐代佛教 天宝元年 礼忏 樊锦诗 莫高窟 救渡 图像布局 
莫高窟第275窟佛传图像与《佛本行经》关联试论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3年第1期231-244,585-586,共16页樊雪崧 殷博 
敦煌研究院青年项目“桑奇和敦煌:须大拏本生图像与文本比较研究”(2020-YS-QN-5);“敦煌莫高窟第257故事画研究”(2020-YS-QN-4)阶段性成果。
莫高窟第275窟是敦煌石窟中时代最早的洞窟之一,窟中造像种类丰富,不但有本生、佛传类壁画,也有交脚菩萨、阙形列龛等较为特殊的造像因素,已受到学界的广泛讨论。^(②)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此窟主室南壁的佛传故事图像,并涉及阙形龛等...
关键词:佛本行经 敦煌壁画 交脚菩萨 佛传图像 佛传故事 莫高窟 敦煌石窟 阙形龛 
宁夏海原出土第十二副将款石牌补考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3年第1期526-532,592,共8页李进兴 
1993年夏天,海原县贾塘乡马营村南的古城遗址临羌寨出土了两块石牌。为弄清其用途,笔者撰写并发表了《海原县西夏秋苇平遗址出土第十二副将款石牌考析》(以下简称《考析》)的文章,引发了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特别是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
关键词:村南 古城遗址 历史文化学院 补考 箭靶 海原县 
优填王旃檀瑞像的入华及其早期流布再考——隐匿在道宣矛盾记述下的历史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3年第1期174-205,584-585,共34页徐翥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研启动项目“5—7世纪东亚佛教建筑研究:以萧梁武帝的改革为中心”阶段性成果。
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十二月,来华求法巡礼圣迹的日本国僧人奝然一行抵达汴梁。来年(太平兴国九年)正月,奝然得旨在东京大小寺院巡礼。在此期间,通过奏请宋太宗,他终于在皇宫大内滋福殿见到两个月前在扬州开元寺寻访不得的优填王旃檀瑞...
关键词:太平兴国八年 瑞像 释迦 优填王 奏请 圣迹 开元寺 日本京都 
“蜀身毒道”与古代蜀地丝绸之西传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3年第1期76-80,583,共6页钟周铭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先秦至秦汉蜀地华夏化进程研究”(20CZS013)阶段性成果。
古代中国的西南地区,存在一条以成都为起点,途经四川、云南、缅甸等地,最终抵达印度的通商孔道,史称“蜀身毒道”。“蜀身毒道”分东、西、中三路,主要由灵关道、五尺道、永昌道等古道组成。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之一,“蜀身毒道”...
关键词:蜀身毒道 草原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南方丝绸之路 灵关道 永昌道 国际通道 五尺道 
北宋初期王延德西行路线新探索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3年第1期445-458,591,共15页艾冲 
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供奉官王延德与其助手白勋^(①)奉命回访高昌回鹘地区。王延德等人的西行路线与过往不同,即未依循传统的河西走廊主干道,而是沿着横亘于河西走廊北方的一条新路径。但是,千余年来,人们对于王延德西行路线的经...
关键词:王延德 太平兴国 北宋初期 高昌回鹘 李继迁 河西走廊 宋太宗 党项 
《金光明寺故索法律邈真赞并序》赞主考辨与研究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3年第1期383-393,589,共12页米文靖 
引言敦煌,又名西垂、仙岩、灵岩、玉塞、龙堆等,这些别名或源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或因莫高窟的社会功用,或其他。同理,敦煌遗书邈真赞中,载有对同一人的不同称谓,亦载有称谓近乎一致却是不同之人。这些称谓或源于官职,或源于籍贯,或源于...
关键词:邈真赞 释门 敦煌遗书 历史难题 社会功用 非同一 莫高窟 
稿件格式规范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3年第1期596-598,共3页
一稿件格式(一)文稿内容1.标题(宋体,小二号,加粗);2.作者(宋体,小四号)及作者单位(楷体,五号);3.正文(宋体,五号);4.题目、作者、单位的英文翻译和英文摘要(Times New Roman,200—300字)。文本采用WPS或WORD编辑,1.25倍行距,页边距普...
关键词:典籍文献 小四号 英文摘要 楷体 稿件格式 标点符号 页边距 
景教“十字莲花”图案再讨论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3年第1期155-173,584,共20页乔飞 
“十字莲花”即指十字架以莲花为承托的组合图案,是中国景教的标志性符号。关于景教“十字莲花”图案的形成原因学者之间一直存在争议,主要围绕有无受到佛教影响展开讨论。其一,佛教影响说。以学者克林凯特(H.J.Klimkeit)、牛汝极和姚...
关键词:佛教影响 中国佛教文化 西方基督教 佛教造像 牛汝极 景教 莲花座 标志性符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