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艺术》

作品数:1061被引量:27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山东艺术》
主办单位: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最新期次:2024年6期更多>>
发文主题:文联艺术书法国内统一刊号国际标准刊号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发文作者:曲刚徐磊周爱华孙磊孟潇更多>>
发文机构: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电影《教父》的“异托邦”叙事新解
《山东艺术》2024年第6期56-66,共11页石航 
哲学概念中的身体与场域,本质上都被认作为空间形式。从梅洛·庞蒂的身体到布尔迪尔的场域,以及福柯的异托邦,甚至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索亚的第三空间,均各有侧重地阐述了空间的概念、类型等多维度问题。借由福柯的异托邦、空间、权力...
关键词:《教父》 异托邦 场域 空间叙事 
基于音乐学“三大体系”构建的审思: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科未来之路
《山东艺术》2024年第6期48-55,共8页李雨珊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三大体系构建是“国家在场”对包含艺术学在内的哲学社科体系建设所作出的顶层设计。作为艺术学一级学科——“音乐学”的下属学科,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学科发展需要贴合三大体系构建的时代语境,结合当下“新文科”...
关键词: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科 音乐学三大体系 新文科 实证 阐释 
鲁南五大调【大调】与江苏曲牌【南调】的关系研究
《山东艺术》2024年第6期34-47,共14页李晓琳 杜亮亮 
鲁南五大调一直传唱于山东鲁南地区,不仅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还深受学者们的关注和当地人们的传唱。对于鲁南五大调的历史渊源发展,曾有文献记载,鲁南五大调的曲牌来源于江苏北部地区,根据曲谱的记载和传唱,发现鲁南五大调中...
关键词:鲁南五大调 江苏曲牌 【大调】 【南调】 
山东电视剧学术史研究(2000—2021)
《山东艺术》2024年第6期22-33,共12页郑燕燕 张楷 
2024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山东电视剧学术史研究(1978—2023)”(项目编号:24ZA20015559);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山东影视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创新团队”(项目编号:2022RW07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梳理了2000—2021年间山东电视剧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其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化的转变,认为这一期间主导的研究范式为文化批评,同时,跨学科理论与山东电视剧研究进行了良性互动,有效拓宽了研究的视角与维度,为山东电视剧研究的...
关键词:山东电视剧 学术史 电视剧艺术 山东文化 
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影像力量
《山东艺术》2024年第6期6-21,共16页高佳 续世文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特征和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于现实国情,吸收借鉴先进经验,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发展出来的独特现...
关键词:新时代 影像 中国式现代化 
书为心画 道法自然——书法与中国传统文艺及哲学之关联性论析
《山东艺术》2024年第6期110-120,2,1,共13页李海峰 李晓雯 
中国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与文学、哲学、绘画、音乐、篆刻、舞蹈、建筑和雕塑等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学为书法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并丰富其表现内涵,哲学为书法提供深邃的思想和理论支撑,绘画、音乐、篆刻等则为书法提供了...
关键词:书法 传统文艺 哲学 关联性研究 
萦绕指尖的艺术:莱芜锡雕工艺研究初探
《山东艺术》2024年第6期99-109,共11页徐子洋 赵婉 
莱芜锡雕是孕育于山东省济南市所辖莱芜区域、具有独特工艺风格的民间锡雕艺术。它发源于清朝,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是数代手艺人埋头耕耘、醉心指尖的传承成果。莱芜锡雕作为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工艺造物,其所蕴含的装饰匠心与当地风土...
关键词:莱芜锡雕 工艺传承 工艺研究 造物精神 
电影身体到游戏身体:基于人称视角的考察
《山东艺术》2024年第6期90-98,共9页李玫萱 李永峰 
薇薇安·索布切克延续电影现象学理路建构了电影身体的具身结构及其感知方式,然而第一人称视角电影《湖上艳尸》的失败证明了电影借角色身体来表征自身时,人类感知与电影感知的不可通达性。与此同时,第一人称的电子游戏却被广泛接受并...
关键词:电影身体 游戏身体 人称视角 身体美学 运动感知 
角色塑造中内心视象的构建和运用
《山东艺术》2024年第6期78-89,共12页刘心怡 
在表演领域中,内心视象最早由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论“想象”时提出,其概念与后来我国著名戏剧艺术家焦菊隐所提出的“心象说”在训练演员想象力的某些方面略有相似。首先,笔者通过研究与对比,阐述了表演领域中内心视象的含义,厘清了...
关键词:内心视象 心象 角色塑造 想象 
以微为核,以精为尺——微短剧的审美表意与创作转向文
《山东艺术》2024年第6期67-77,共11页刘昂 张家慧 
近年来,微短剧作为市场化产物,以微为核,紧密锁定受众注意力,凭借反转快的“爽”剧特点成为情绪疏解的端口,不断建构着观众的情绪世界,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微短剧要进行高质量发展,应在“微”的基础上,坚持合理的情绪生产和价值引领...
关键词:微短剧 审美表意 创作转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