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中医药》

作品数:14406被引量:62462H指数:46
导出分析报告
《吉林中医药》
主办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
最新期次:2025年3期更多>>
发文主题:中医药疗法针灸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医案疗效观察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文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作者:张辉赵林华孙佳明王富春仝小林更多>>
发文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针刺单穴与配伍腧穴对原发性失眠患者多导睡眠图睡眠参数的影响差异研究被引量:6
《吉林中医药》2023年第3期249-253,共5页曹家桢 莽靖 徐忠信 杜广中 岳公雷 王富春 李铁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4CB543100);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21〕270号)。
目的评估针刺配伍腧穴和单穴在对改善原发性失眠患者多导睡眠参数影响的差异。方法使用中央随机系统将2015年5月-2018年5月3个临床中心门诊和住院的144名原发性失眠患者按1:1:1比例随机分为配伍组、单穴组、非经非穴组,接受不同针刺治疗...
关键词:原发性失眠 配伍腧穴 多导睡眠图 百会 神门 三阴交 
代赭石的临床应用及其量效关系被引量:8
《吉林中医药》2022年第8期958-961,共4页陈烁 丁齐又 于同月 朴春丽 
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2021-ZW10-A-01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0CB530601)。
通过搜集历代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出代赭石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汤剂为13.8〜74.6 g,常用剂量为10〜30 g,散剂为2.07〜4.14 g,外用剂量为0.828 g。2)结合病种、证型、症状选择其最佳剂量,如降逆和胃、化痰止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呕吐...
关键词:代赭石 量效关系 临床应用 配伍 
夏枯草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被引量:4
《吉林中医药》2022年第8期962-965,共4页吴冬梅 于同月 
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2021-ZW10-A-01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0CB530601)。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夏枯草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用量为7.4-120 g,汤剂为9〜120 g,常用量为10〜30 g,丸、散剂为7.4〜10.8 g。2)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化痰散结治疗甲状腺疾病、恶性肿瘤、各种良性结节等...
关键词:夏枯草 用量 配伍 临床应用 
肉苁蓉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被引量:7
《吉林中医药》2022年第8期966-969,共4页张湘苑 于同月 赵林华 
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2021-ZW10-A-01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0CB530601)。
通过搜集古医书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出肉苁蓉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汤剂用量多为6〜30g,常用剂量为10〜30 g,丸剂用量多为0.5〜3.35 g。2)结合疾病、证型及症状,选择其最佳剂量,如补肾壮阳治疗男科疾病(早泄、少弱精症)、妇科疾病(多囊...
关键词:肉苁蓉 量效关系 临床应用 配伍 
不同腧穴配伍治疗失眠模型大鼠效应机制差异的研究被引量:2
《吉林中医药》2022年第2期129-133,共5页冯志涛 邱占爽 王之虹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4CB543100)。
目的通过辨证、辨病、辨病结合辨证选穴法对失眠模型大鼠血清中胃动素(MTL)、胃泌素(GAS)、5-羟色胺(5-HT)、褪黑素(MT)含量的影响,探讨不同腧穴配伍针刺治疗失眠效应机制的差异。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10)、模型组(n=10)、辨...
关键词:腧穴配伍 针刺 失眠 脑肠肽 效应差异 
三棱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被引量:3
《吉林中医药》2021年第12期1661-1664,共4页金德 于同月 安学冬 邵蒙苏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0CB530601);中医药科技重大成果引导项目(ZZ13-ZD-06)。
通过搜集古代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应用文献,总结出三棱具有以下特点:三棱的临床汤剂用量范围为3〜60g,常用量为4.5〜9g,丸散剂常用量为0.75〜11.25 g。临床根据不同的疾病,证型,症状可选择不同的剂量,如行气化瘀,治疗肺胀、咳血等肺系疾病...
关键词:三棱 临床经验 用量 配伍 
灶心土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被引量:1
《吉林中医药》2021年第12期1665-1668,共4页王欢 卫若楠 朱向东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0CB53060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212189)。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灶心土具有以下特点:临床汤剂用量为4.14〜800g,常用剂量为10〜30g,煎汤代水剂量为60〜120 g,丸、散剂常用量为1.44〜2.5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行气通便治疗消化科疾病(小儿便秘)...
关键词:灶心土 临床经验 用量 配伍 
从“卫出下焦”探讨补肾固卫在产后风湿中的应用被引量:2
《吉林中医药》2021年第11期1428-1431,共4页崔玮璐 王欣妍 杨越 袁博 张解玉 曹炜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8YFC1705502)。
产后风湿是中医治疗优势病,依据“卫出下焦”经典理论,论证卫气与产后风湿之间关系,提出并分析补肾固卫治法,临床治疗产后风湿应结合补肾固卫之法。
关键词:产后风湿 卫气 卫出下焦 补肾固卫 
艾叶的临床应用及其量效关系被引量:10
《吉林中医药》2021年第11期1502-1505,共4页马旭 卫若楠 于同月 赵林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0CB53060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212189)。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出艾叶具有以下特点:临床汤剂用量范围为5~41.4 g,常用剂量为6~30 g,丸剂用量多为1.6~10 g,外用为30~300 g。结合病种、证型、症状选择其最佳剂量,如温阳散寒、活血调经治疗痛经、不孕症等,汤剂为...
关键词:艾叶 量效关系 临床应用 配伍 
瞿麦的临床应用及其量效探究被引量:3
《吉林中医药》2021年第11期1506-1509,共4页段莹莹 王青 韦宇 卫若楠 连凤梅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0CB530601)。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瞿麦具有以下特点:临床汤剂用量范围为3.7~60 g,汤剂常用量为10~30 g,丸散剂用量为0.076~1.035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利尿通淋治疗泌尿系疾病(泌尿系感染、小儿尿频等)和肾...
关键词:瞿麦 临床经验 用量 配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