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品数:5237被引量:13022H指数:29
导出分析报告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民族地区中华民族民族藏族共同体意识更多>>
发文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作者:贺卫光闵文义才让加戴正刘燕华更多>>
发文机构:西北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华民族史青年学者研习营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邓晗乔(摄影)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委员会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中华民族的共同体属性——以“五个相互关系”为中心的讨论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陈纪 陈翔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ZD212)。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蕴含其独特的基因密码。在2024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这一密码总结为各民族血脉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分别指向中华民族大家庭内...
关键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中华民族共同体 五个相互关系 
文化线路遗产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逻辑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2-21,共10页李然 林婵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ZD211)。
文化线路遗产反映了跨区域、多人群的交流与合作,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就历史逻辑而言,文化线路遗产见证了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历程,记录了各民族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
关键词:文化线路 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数字智能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高质量发展:核心要素、逻辑机理与实践进路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22-31,共10页王丽莹 王安全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重点规划项目“宁夏县域内城乡教师教育高质量融合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4NXJA01);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4NXBKS0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战略性教育工程。数字智能如何有效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需要进一步开展理论探索和实践分析。本文以教育目标、教育资源、教育内容、教育场...
关键词:数字智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高质量发展 
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的价值意涵、架构维度与实践路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32-42,共11页宋天琢 卞成林 
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制机制是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本文围绕这一时代课题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阐释了其在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增强综合国力以及推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所...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 价值意涵 架构维度 实践路径 
中华民族包容性与凝聚力的逻辑关系探析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43-53,共11页张会龙 杨菊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国家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2XZZ007)。
中华民族从多元聚为一体、从传统迈进现代、从历史跨向未来,具有独特的发展脉络。厘清中华民族包容性与凝聚力之间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可以为重新审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提供更为贴切的视角。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础与核心,中...
关键词:中华民族 包容性 凝聚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去留之间:西部乡村外地青年教师地缘身份认同研究——以X省Q镇为例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54-64,共11页郭学军 李若楠 王佳恒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生活史视角下新疆兵团文化戍边研究”(项目编号:22YJA850011)。
外地青年教师群体的稳定留任,对于缓解西部乡村教师短缺问题、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以及缩小东西部城乡教育差距,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而现有研究对外地青年教师留任意愿的关键因素——地缘身份认同,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本研究以8名在西部...
关键词:西部乡村 青年教师 地缘身份 推拉理论 
民族团结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地方实践——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65-75,共11页敏承华 陈彦余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精神时代化研究”(项目编号:KYCX23_0565)。
民族团结与中国式现代化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民族团结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坚实的基础,中国式现代化则促进民族团结持续巩固发展,两者共同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实践经验为例,民族团结为当地的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民族团结 中国式现代化 甘南藏族自治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互嵌 
个人不确定性体验的生成机制及其反思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76-86,共11页吴志鹏 文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形势下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及其应对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2&ZD18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不确定性研究的社会学转向及其体系建构”(项目编号:22ASH002)。
当前不确定性的日益凸显不仅给社会发展带来深刻的挑战,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冲击,本研究旨在探究个人不确定性体验的生成机制。首先,内在的生物性因素和外在的客观环境会促使人们形成较为稳定的个人“确定性—不确定性”偏好程...
关键词:个人不确定性 确定性偏好 不确定性吸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