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品数:2466被引量:2829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主办单位:徐州工程学院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瞿秋白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大学生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作者:黄震云周生杰林升梁李逸津彭兆荣更多>>
发文机构:徐州工程学院苏州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被引期刊=文学遗产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樵歌》美学境界的演变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59-66,共8页刘天禾 
朱敦儒的《樵歌》,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其自传。词人一生三个时期的境遇遭际及思想情感流变贯穿其中,相应地形成美学境界的三重面向。从美学的整体视角探寻其演变历程,即对朱敦儒早年词作的自由美、中年词作的悲剧美、晚年词作的闲适美...
关键词:朱敦儒 《樵歌》 美学 演变 
重组与突破:论苏轼填词新变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25-31,共7页蔡鹏飞 
宋词的发展及至苏轼才有全面突破,他借鉴吸收诗歌的创作经验来填词,从内容到形式对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移植诗歌创作手法入词、扩充词的内容体量和改变词律词调等方式,苏词开始以内容表达作为最主要的创作因素,从而使其不再是音...
关键词:苏轼 以诗入词 词境 
变势:近代江苏诗歌的发展格局、流变动因与历史观照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29-35,共7页李晨 
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近代江苏诗歌发展流变研究”(19ZWC006)阶段性成果。
历经“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江苏诗歌的发展出现了“裂变”的局面,这种“裂变”的局面表现在诗派分布的弥散化、诗学宗尚的多样化等方面。从诗坛的“势”来分析,近代江苏诗歌的国内地位历经先降后升的曲折发展过程。在道咸同光时期...
关键词:近代诗歌 江苏 经典化 
论类书分类视野下的古典诗歌“学问化”运作机制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31-41,共11页王治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类书叙录、整理与研究”(19ZDA245)的阶段性成果。
古典诗歌的“学问化”,与类书的编纂及类书编纂中形成的“类”的观念是密切相关的;通过类书的编纂,以及“类”的观念的渗透,古典诗歌的“学问化”才得以实现。所谓“类”的观念,其实包含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是相似材料的模拟与联想、对接...
关键词:类书 “类”的观念 抄书 分类 学问化 
从咏画角度辨析《惠崇春江晓景》相关问题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57-65,共9页孙桂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类书叙录、整理与研究”(19ZDA245);广西艺术学院高层次人才项目“宋代咏画诗研究”(GCRC201901)。
钱锺书将诗题确定为《惠崇春江晓景》,符合画作的场景;指出诗中河豚是虚写的,是兼顾画作的会心之解。《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咏的是同一幅画,但其二在写法上有喧宾夺主之嫌,没有体现出咏画的特点。《惠崇春江晓景》提示了“自然与人心相...
关键词:因画解诗 离画咏诗 观画得意 艺术接受的东坡姿态 
明词研究的升级之作——张仲谋《明代词人群体和流派》读后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38-43,共6页余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代词籍总目提要》及文献数据库建设”(18ZDA257)。
张仲谋教授近20年来先后出版《明词先》《明代词学通论》和《明代词学编年史》等专著数部,为明代词学研究作出开拓性贡献。其新著《明代词人群体和流派》力求另辟蹊径,自我超越,从“群体与流派”的特定视角切入明词研究,以专求深,以专...
关键词:《明代词人群体和流派》 “四派” “二体” “明体词” 
《文心雕龙·辨骚》研究史论被引量:2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64-72,共9页赵红梅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心雕龙》汇释与百年‘龙学’学案”(17ZDA253)之子课题(四)“百年‘龙学’学案论文卷”阶段性成果。
《辨骚》是《文心雕龙》中的重要篇章,在龙学史及楚辞学研究中均受到关注,同时也有较多争议,对该篇之认识关系到《文心雕龙》全书理论体系及论文宗旨的大判断。论文对《文心雕龙》产生以来《辨骚》之接受与研究做了系统考察,梳理学术史...
关键词:《文心雕龙》 《辨骚》 研究史 
论两宋《满江红》歌词创作的发展历程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39-46,共8页刘尊明 殷玉纯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词调为中心的唐宋词体与词史研究”(12BZW035)阶段性成果
两宋《满江红》歌词创作经历了北宋、南渡、南宋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北宋是《满江红》创作的初始阶段,虽然只有11人21首作品,却从形体、题材和风格等方面奠定了两宋《满江红》的发展基础;南渡是《满江红》发展的新变时期,在15人21首作品...
关键词:宋代 满江红 歌词创作 发展历程 
苏轼诗歌中的空间表现与哲理意蕴被引量:1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80-86,共7页张珈萌 
以议论为诗,在诗中表现哲理是宋诗的主要特点之一。苏轼的哲理诗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前人对此论述颇多,但是有关苏轼哲理诗的表现方式则较少论及。披览苏轼的哲理诗可以发现,其对诗歌内容的空间表现有着自觉的追求,在空间中铺展其个人独...
关键词:苏轼 诗歌 地理空间 精神空间 空间表现 哲理意蕴 
从《唐音》看杨士弘诗学思想渊源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44-49,共6页袁梅 
论及《唐音》崇盛唐之诗学观,学界往往将其直接归于南宋末严羽诗学的影响。但是,杨士弘推崇盛唐与严羽崇盛唐诗学思想有所不同,对具体诗人的认识也存在不少差异。杨士弘虽推崇盛唐但对中、晚唐亦不偏废,诗学思想较为通达。相较严羽的影...
关键词:《唐音》 诗学渊源 严羽 元代诗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