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

作品数:5795被引量:3860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戏曲艺术》
主办单位:中国戏曲学院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京剧戏曲中国戏曲戏曲艺术戏曲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作者:伏涤修田志平陈友峰施旭升杨惠玲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戏曲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戏剧学院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晚明曲家顾懋宏新考
《戏曲艺术》2025年第1期48-58,共11页廖智敏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全明戏曲》编纂与俗文学编目整理研究”(20VJXT006);中国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明代昆腔曲家、传奇作家顾懋宏之生平未经确考。殷燕子《晚明曲家顾允默、顾允焘与昆山曲家群落之关系——以新发现〈雍里顾氏族谱〉为中心的考察》一文提供了一些新材料,但其中不少论断还有待进一步推敲。通过更全面地考察顾氏本人及...
关键词:顾允焘 顾懋宏 梁辰鱼 椒觞记 昆山派 
上海伶界联合会与沪上伶界之改良
《戏曲艺术》2025年第1期59-69,共11页艾立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民国戏曲同业组织与戏曲生态之关系研究”(21BB034)。
上海伶界联合会是民国最早成立的新型戏曲同业组织,是上海戏曲艺人(主要是京剧)最重要的职业团体。上海伶界联合会在上海这个开放包容的环境中诞生并成长,不仅为艺人提供了必要的福利,调解了演剧纠纷,还在戏曲改良方面积极行动,比如革...
关键词:上海伶界联合会 伶界 改良 
王国维戏曲史学科意识萌生的内外动因
《戏曲艺术》2025年第1期70-79,共10页黄静枫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戏曲史编纂研究(1921-2021)”(22BB034)。
如果说西方戏剧观念促使王国维确立了一代文学之体的戏曲认知,消解了他投身戏曲研究的心理障碍,那么,日本汉学界先于国人的中国戏曲史纂尝试,则直接刺激他为戏曲著史,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笹川种郎的戏曲史述。王氏成为戏曲史学的“不祧...
关键词: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 学科意识 进化论 笹川种郎 地理环境论 
戏曲舞蹈的视觉呈现与审美接受——以1930年梅兰芳访美演出为中心
《戏曲艺术》2025年第1期80-89,共10页李茂婷 
戏曲作为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在梅兰芳访美过程中,其感官接受发生偏移,对话焦点以视觉呈现为主,戏曲舞蹈构成双方讨论的核心之一。访美团队在宣传资料撰写、观演空间布置、剧目选择和编排等方面均突出更易被接受的舞蹈身段,展现戏曲的...
关键词:梅兰芳访美 戏曲舞蹈 视觉呈现 审美接受 
清代宫廷演出戏曲剧目量化分析(1821—1911)
《戏曲艺术》2025年第1期90-100,共11页柯尊斌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代宫廷戏曲‘导演’文献整理与研究”(22BZW116);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融媒体时代秦腔传播策略研究”(2020H020)。
清代道光元年至宣统三年宫廷演出戏曲剧目共2055个,演出总量为26693个,其中演剧高峰年为光绪十九年,演剧量900个,而一些演剧低谷年份演剧量不足100个,年度变化波动较大。光绪朝为清末宫廷演剧高峰期,年均演剧量629个,同治朝为最低谷阶段...
关键词:清代 宫廷戏曲 数字人文 量化分析 
“白素贞”戏曲扮相的经典生成与当代变迁
《戏曲艺术》2025年第1期101-111,共11页王璇 王立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戏曲服饰研究”(21ZD14)。
本文以“白素贞”戏曲造型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经典扮相的生成机制及在当代的演变路径。文中首先剖析了戏曲衣箱制中“白素贞”扮相的建构逻辑,阐明其植根于多元社会语境对理想女性形象的视觉表达,并历经时间积淀,形成了程式化的穿戴规制...
关键词:“白素贞”扮相 戏曲人物造型 经典生成 审美现代性转化 
狮吼剧团发展历程与创新突围模式研究
《戏曲艺术》2025年第1期112-120,共9页徐芳芳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河南戏曲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研究”(22BB029)。
豫剧剧作家、革新家樊粹庭开风气之先,于1934年在河南开封创办豫声剧院,后更名为狮吼剧团。狮吼剧团作为河南戏曲界最古老的院团,长期为私营团运营模式,历经风雨,历久弥新。该剧团团风、精神、管理都有着过人之处。站在豫剧发展史角度,...
关键词:豫剧 狮吼剧团 樊粹庭 陈素真 
“守”“创”之间:京剧“样板戏”唱腔音乐结构的革新
《戏曲艺术》2025年第1期121-133,共13页王秀庭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史·山东卷”(18ZD11)。
京剧“样板戏”音乐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其音乐结构的守正与创新发展。其“守正”主要是坚守住了传统京剧成套唱腔音乐结构,其“创新”主要是创造了唱腔音乐的新布局。京剧“样板戏”音乐主创人员遵循了京剧剧种音乐的特质,掌握了戏曲程...
关键词:样板戏 唱腔音乐结构 守正 创新 
论京剧《五龙祚》的艺术特色及其传播启示
《戏曲艺术》2025年第1期134-143,共10页郑少华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当代戏曲生态现状与传承发展研究”(24ZD04)。
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白兔记》可谓家喻户晓的一部经典之作。民国时期,以尚小云为主导创作的京剧《五龙祚》上演,然而该剧仅仅流传了20年便销声匿迹。经典名作加京剧名家,这种看似必然成功的模式最终却没能使这部《五龙祚》成为尚派代...
关键词:京剧 《五龙祚》 艺术特色 传播启示 
经典的回流:外国戏剧的戏曲改编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
《戏曲艺术》2025年第1期144-154,共11页陈书盈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项目“洪深留美经历对其早期戏剧活动的影响研究(1916—1929)”(24CGA48)阶段性成果。
新时期以来,以戏曲形式改编和演出的外国戏剧日益增多,在海外的演出也愈发频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戏曲走向世界舞台。从传播途径来看,主要包括官方访问演出、民间交流和商业演出、参与国际戏剧节等,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数字媒介也成为重...
关键词:戏曲改编 海外传播 观众接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