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与文论》

作品数:1477被引量:111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中外文化与文论》
主办单位: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四川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比较文学研究基地
最新期次:2024年3期更多>>
发文主题:比较文学变异学文学世界文学英语世界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作者:曹顺庆徐新建支宇傅其林曹漪那更多>>
发文机构: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明互鉴与中国灰姑娘故事的西方书写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4年第3期68-76,共9页张莉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方古代文艺理论重要范畴、话语体系研究与资料整理”(19ZDA289)阶段性成果
从古至今,全世界的灰姑娘故事众多,不同文明的灰姑娘故事民族特征明显,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德国格林童话《灰姑娘》,美国迪士尼电影更是令灰姑娘故事风靡世界。中国唐代小说集《酉阳杂俎》中的一则小故事《叶限》虽然比格林童话《灰姑娘...
关键词:文明互鉴 叶限 灰姑娘 话语权 重写 
比较文学:从民族国家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4年第3期53-67,共15页李涯 陈佑松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的时代政治书写研究”(20BWW033)阶段性成果
比较文学的诞生和演变其实内蕴着现代民族国家和全球化的张力,也展示了民族国家从冲突向交往,并进一步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趋势。比较文学学科不仅仅是文学间的影响与比较,更重要的是,它是人类文明在近现代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关键词:比较文学 民族国家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明书写的范式演进:基于世界文明书写的历史考察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4年第3期92-105,共14页赵渭绒 孙盈睿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比较文学方法论与话语建构研究(1987—2020)”(21BWW021)阶段性成果
梳理自“文明”一词诞生以来的重要文明书写范式,可以看出其中存在着以“文明等级论”“文明冲突论”到“文明互鉴论”为线索的范式演进。从“文明等级”到“文明平等”,从“西方一元”到“世界多元”,从“必然冲突”到“交流互鉴”,世...
关键词:文明书写 范式演进 中国智慧 
加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史书写的主体意识——以比较文学教材编写为中心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4年第3期31-40,共10页李伟昉 
重视中国比较文学史前史或渊源期的书写,进一步辩证看待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比较文学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以及增补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等方面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加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史书写的主体意识,并自觉构建中国自主话语知识体系。...
关键词: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史 教材编写 主体意识 主客观因素 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 
“世界诗性”的潜质性与世界文论的生命性新质生成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4年第3期234-250,共17页张宏辉 郑春兰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道与逻各斯:文化异质及其现代性与诗性阐释”(22FZWB061)的阶段性成果
基于笔者之前对世界文论的异质性问题的重新审视1,以及对世界文论的“融通性互补”与“世界诗性”的论述与阐释2,本文进一步聚焦思考“世界诗性”的潜质性内涵、特征及意义,以及这种“世界性潜质”在与“异质性基质”构成的合力中,对于...
关键词:世界诗性 潜质性 世界文论 生命性新质 异质性基质 
论重写世界文学史的视野与方法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4年第3期3-19,共17页高旭东 常海波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恩格斯与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16BZW014);延安大学科研项目“红色文艺的革命浪漫主义研究”(YDQ2020-01)阶段性成果
世界文学的概念是在国别跨越和国别关联的意义上确立的,故世界文学史不能写成外国文学史的汇编。重写世界文学史就是要实践从歌德到马克思、恩格斯,再到大卫·达姆罗什以来一脉相承的“流通”观念。从系统性和地缘性入手反对西方中心论...
关键词:马克思 恩格斯 世界文学史 流通 关联性 比较文学 
宇文所安文学史观及其编撰思想嬗变研究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4年第3期211-221,共11页孙太 
文学史观是学者对文学发展历史总体认知与编撰观念的集中呈现,不同的文学史观往往制约着学者的文学史编撰实践,形成特色迥异的文学史著作。哈佛大学著名学者宇文所安有着长达数十年的中国文学史编撰实践,通过对其文学史观的系统研究可...
关键词:宇文所安 纯文学史观 大文学史观 新历史主义文学史观 文学史非朝代史观 
英美中心与现代主义意识形态——现代英语戏剧的编史学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4年第3期340-352,共13页陈鑫 
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乔治·萧伯纳的表演性跨媒介书写研究”(XJ2023003901)阶段性成果
杰姆逊在《单一的现代性》当中提出,在现代主义中,“断裂变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断代”。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的生成,就在于和过去的不断决裂中。但有意思的是,这种“决裂”似乎只是小说和诗歌等文体的特权。由于某种新批评或现代主义偏见,戏...
关键词:现代戏剧 编史学 舞台恐惧 现代主义意识形态 范式转换 
相对的中心与边缘:从文明史再论东西二元论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4年第3期133-146,共14页杨清 
2023年四川大学“从0到1”创新研究项目“21世纪英美学界中国文论阐释研究”(2023CX08)阶段性成果
长期以来,东西二元论一直是横亘在东西方学者之间对话的认识屏障,东方内部甚至存在自我东方化和自我边缘化的倾向,将“东方”与“西方”对立,把“东方与西方”同“边缘与中心”对等。然而,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中心...
关键词:中心 边缘 文明史 东西二元论 
译介变异学视角下杨炼诗歌《同心圆》英译变异研究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4年第3期322-339,共18页杨安文 谢江妮 
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是曹顺庆教授基于西方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现状与困境创立的中国特色、全球语境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学术理论,标志着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国话语的创新和重大突破。曹教授在新著《比较文学变异学》中首次提出了“译介变异学...
关键词:《同心圆》 译介变异学 诗歌翻译 译介变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