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作品数:731被引量:82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主办单位: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最新期次:2023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民族关系西南边疆民族傣族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作者:王文光朱映占马翀炜金少萍周晓红更多>>
发文机构: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乾隆朝金川土司治下土民婚姻与家庭问题研究——基于档案文献和田野调查的考察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年第1期159-171,共13页王惠敏 
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从化外到化内:乾隆朝金川地区的社会文化变迁”(项目编号:16YJC770027);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档案文献和田野调查双重视野下的金川战争再研究”(项目编号:18FZS035)之阶段成果
从根本上讲,婚姻习俗和家庭模式都与一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相匹配。乾隆朝金川土司治下土民的婚姻家庭状况与受儒家文化熏染的汉人之婚姻家庭面貌迥异,诸如土司或家长指派婚配对象之外的自由婚配之风、丈夫可以因故迅速弃妻另娶、严格的...
关键词:乾隆朝 土民 婚姻与家庭 两性关系 
主持人言:有关传统医学的文化逻辑与现实意义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年第1期3-4,共2页景军 何明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今年开设“健康人类学”专题,其中包括医学人类学、体育人类学、饮食人类学等内容。第一批选用四篇稿件,其中三篇有关西南少数民族仪式治疗,一篇关于20世纪50年代黔南卫生制度建设。四篇论文的耦合之处,是传统医学...
关键词:传统医学 仪式治疗 医学人类学 饮食人类学 体育人类学 唯物主义认识论 辩证论 西南少数民族 
土司学视域下“国家认同”的概念辨析——兼论石柱土司秦良玉对明朝的国家认同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年第1期149-158,共10页雷信来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土司制度与国家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6BMZ017);长江师范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唐宋王朝的地缘政治与族际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17KYQD92)的阶段性成果
政治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学科都在使用国家认同概念,不过学术界尚未就此形成广泛共识。近年来土司学研究领域亦在关注国家认同命题,但是对国家认同概念的认识尚待深化。基于讨论主题的需要,本文对土司学视域下国家认同概念进行了界定...
关键词:国家认同 石柱土司 秦良玉 
具身田野中:身体视域下的自我与他者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年第1期187-209,共23页冯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21YJC85000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9批面上资助(项目编号:2021M691664)阶段性成果
本文采用“自传式民族志”的方法,回顾与反思研究者自身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进行田野调查的经验,以及知识生产的过程与脉络。有别于传统田野工作的“无性别化”“身体不在场”的经验视角,本文着重分析田野过程中研究者以身体的“具身性”...
关键词:自传式民族志 具身性 自我—他者 
边疆民族地区青年“五个认同”提升的路径探析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年第1期130-137,共8页王超品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党的依法治边方略研究”(项目编号:21BKS167)阶段性成果;2019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习近平总书记‘五个认同’重要论述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YB2019001)的阶段性成果
实现边疆民族地区青年“五个认同”的提升既能厚植边疆民族地区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又有助于增强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对中华文化和中国道路的自信;更有利于实现边疆民族地区青年的报国之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凝聚青年力量。数...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 青年 “五个认同” 提升 
清末中缅中越划界对“瓯脱”运用之比较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年第1期53-63,共11页赵琪 
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22SJL07YB
清末中国与邻国越南和缅甸在同一历史时期分别各有一次划界,中越划界时中国提出“去瓯脱以争界”,中国委员坚持“先改后勘”,获得成功;而中缅划界时中国采取“存瓯脱以分地”,故而提出要求中缅两国“以势定界”,反却失败。瓯脱实质即是...
关键词:中缅和中越划界 清末 瓯脱 国际法先占理论 
流动的“共同体”:一个凉山彝族村庄的人类学考察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年第1期256-268,共13页杨梅 约其佐喜 
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彝学研究中心项目“新疆库尔勒农业雇工调查研究——以凉山彝族为例”(项目编号:YXJDY1905)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学界有关传统村落研究的主流观点之一认为“在全球化、现代化、市场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的‘终结’似乎不可避免”。然而在对一个凉山彝族村庄长期进行人类学考察与研究后发现,彝族传统村落并未真正终结,而是以另一种流动的“...
关键词:传统村落 流动的“共同体” 身份认同 情感归属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历史维度——20世纪30年代三本《中国民族史》的对比分析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年第1期111-119,共9页赵杰翔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项目(项目编号:632220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树立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民族团结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历史的书写”在建构共同体的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自20世纪初,中国就开始了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进程,当时有一批学者带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试图通过民族史研...
关键词:中国民族史 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认同 民族团结 
“组织起来”:20世纪50年代前期民族地区的卫生行政与干部——以黔南为中心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年第1期38-49,共12页李飞龙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21NDYB016)资助
20世纪50年代前期,黔南地区卫生行政的创建与卫生干部的培养,表达了国家推行大一统和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烈意愿。黔南与汉族地区一样,均创建了现代卫生管理部门叠加卫生医疗机构的基层卫生行政,并将传统医药改造后纳入其中,辅...
关键词:组织起来 民族地区 卫生行政 干部 黔南 
人类学视域下的正义概念解析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年第1期210-218,共9页高孟然 
一直以来,以政治哲学为代表的经典正义研究致力于探讨规范性正义。与其不同的是,人类学的正义研究更多地面向正义的多样性存在及其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联。本文通过对不同民族志中正义系统描述的解析,及正义与权力关系的梳理,试图探讨正...
关键词:人类学 正义 多样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