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品数:2586被引量:3318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主办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最新期次:2024年6期更多>>
发文主题:贵州民族民族地区中华民族版权声明语言文学更多>>
发文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作者:陈保亚衣新发杨正万张继焦汤维建更多>>
发文机构:贵州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贵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委员会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I0001-I0001,共1页
以政策优势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逻辑、机理阐析与路径启示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18,共18页于春洋 高亚平 
2021—202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政策话语体系研究”(HB21MZ001)阶段性成果。
正确处理“多个民族”与“一个国家”的关系,塑造国家民族观念,实现民族整合,对当今世界多民族国家具有普遍价值。政策是多民族国家塑造国家民族观念的重要途径。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有以党和国家的政策优势塑造中华民族观念的传...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政策优势 国家民族 民族整合 作用机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的四个维度——以“李子柒现象”为研究个案被引量:1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61-173,共13页徐金龙 姬厚祥 
202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研究”(22FMZB003)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随着自媒体视频的兴起,“李子柒现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蜚声海内外。融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转化可选择的形式众多,如电影、电视剧、动漫、短视频、演艺节目、网络直播、研学旅行课程等,其核心要义在于转化过程中需要...
关键词:文化产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子柒现象” 资源转化 
民族旅游过程中的中华民族共同性认知构建路径探析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9-35,共17页张岳嵩 
贵州民族大学人文本科类基金项目“拟人化视角下中华民族形象塑造研究”(GZMUSK[2022]QN03)阶段性成果。
民族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实践空间中的前台、后台能够提供一种各民族交往交流的空间,族际关系研究认为族际接触通过增加不同民族间的相似性感知,可以减少族际焦虑、增强积极民族印象,进而促进民族关系,在中华民族共同体...
关键词:民族旅游 中华民族共同性 认知构建 
共谋共同体:抗战歌曲与中华民族未来镜像的理想书写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36-52,共17页于宏伟 闫丽娟 
202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抗日战争时期甘宁青报刊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生产与认同建构研究”(23AMZ004)阶段性成果。
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亡国灭种的外在险境激发了国人塑造民族共同体的强烈愿望,一个全新的“中华民族”成为抗战时期文艺作品的特意性取向和普遍性表达。抗战歌曲作为救亡文艺的重要形式和典型代表,在信息共享、情感抒怀与社会动员方...
关键词:抗战歌曲 中华民族 未来镜像 共同体 理想书写 
论乡村振兴的“三元”机制及其融合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53-68,共16页韦正富 杨先情 
202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化研究”(22BZZ097)阶段性成果。
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该目标需要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社会成长和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乡村产业发展为依托。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社会发展滞后、乡村人才外流及资源禀赋不足的情况...
关键词:乡村振兴 “三元”机制 融合 
贵州“屯堡人”的社会认同机制研究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69-81,共13页黄星尧 吴文馨 卢云峰 
202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屯堡史研究”(23&ZD252)阶段性成果。
“屯堡人”的社会认同兼有“原生”与“建构”两种面向,它既由特定的政治经济力量形塑,也与个人的自身境遇与文化策略密切相关。论文以社会认同理论对这一认同的历史形成过程作三个层面的机制分析。首先,“屯堡人”这一分类框架是政府...
关键词:社会认同 分类框架 边界维持 内群区分 “屯堡人” 
基于典型发展模式的映射效应与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82-96,共15页文莉 
典型引路和发挥示范作用是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突出典型,让典型的辐射作用带动影响周边向典型学习,进而齐头并进,共同发展。论文以贵州省毕节市的典型民族村寨为研究对象,分析它们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在系...
关键词:民族村寨 发展经验 乡村振兴 
侗语形宾结构的句法和语义研究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97-115,共19页丁石庆 安珊珊 杨通银 
2023年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通道侗语形宾结构研究”(BZKY2023051)阶段性成果。
侗语存在“形+名”结构,此类结构中部分形容词具有动词的标志性功能,可以直接带名词、代词等,组成句法上的VP成分,论文将其称为形动兼类词。由于形动兼类词与名词、代词等成分之间存在支配、关涉等类似于动宾语法关系的特殊联结,故称为...
关键词:侗语形宾结构 句法位置 语义特征 
普米语名词性领属结构研究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16-132,共17页蒋颖 
普米语是藏缅语族羌语支语言,处于由非分析性语言向分析性语言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对深入研究汉藏语语言类型的特点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论文以普米语名词性领属结构为例,分析其类型、特征,探讨其演变规律,并由此反观汉语。普米语名词性...
关键词:普米语 名词性领属结构 编码方式 语言转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