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作品数:761被引量:1130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
最新期次:2024年4期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作者:刘仓邹广文李蕉刘敬东蔡万焕更多>>
发文机构: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华大学举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立40周年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4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2024年11月23日,清华大学举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立40周年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思政课 副校长 张雪 清华大学 教育部社科司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一体化建设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推进和理论创新——访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戴木才教授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4年第4期1-9,共9页戴木才 卢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1]为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本刊围绕“新时代中国式现...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清华大学 实践推进 创新突破 十八大以来 马克思主义 理解和把握 理论建构 
大历史观视野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主动——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话语和叙事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4年第4期10-17,共8页闫安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正确党史观和大历史观重要论述研究”(项目批准号:2022NDC261)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变革和开放精神要求的旧邦新命,坚定历史自信。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和鲜明标识,认清历史方位,增强历史定力。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伟大觉醒,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仍然要靠改革开...
关键词:大历史观 中国式现代化 历史主动 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的中国经验及其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4年第4期18-28,共11页刘伟 刘新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国家意识形态建构及其中国逻辑研究”(项目批准号:22FKSB022);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意识形态生产的基本经验及其启示研究”(项目批准号:2022EKS004)的阶段性成果。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重置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现代化发展逻辑融通关系的战略思考。改革开放在社会制度的底色与特色、发展阶段的动态与定态、改革开放的起点与落点的辩证把握中澄清...
关键词:改革开放 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理论逻辑 实践启示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三重向度思考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4年第4期66-75,共10页程馨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项目“新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研究”(项目批准号:21XJA710002);四川省社会科学基金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重大专项“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体系和原创性贡献”(项目批准号:SCTJ24ZD05)的阶段性成果。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深入学习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蕴含和战略谋划。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从主体性指引、原则性范导和实践性纲领三重向度科学回答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主体性指引 原则性范导 实践性纲领 
论“第二个结合”视域中讲信修睦思想的传承发展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4年第4期76-84,共9页王新刚 朱宏磊 
讲信修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提倡“讲信者,谈说忠信之行”的真诚人格、“修睦者,修习亲睦之事”的友善社会、“天下为公、讲信修睦,是谓大同”的理想世界,这与马克思主义的诚信思想、外交理念、共产主义的社会愿景具有高度...
关键词:讲信修睦 天下大同 “第二个结合” 
是新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讨论一个事关马克思文献解读中的重大问题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4年第4期85-105,共21页李惠斌 许馨心 张沈心然 陈怡希 王博飞 杨奕奇 
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中,存在着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对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以至于我们常常分不清新旧唯物主义,甚至把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理解为“黑格尔主义的唯心主义”。这是一个事关马克思文献解读的重大问题。结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新旧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黑格尔主义 新唯物主义 文献解读 唯心主义 学术平台 
从自然到历史的转变与资本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的确立——《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历史意识与阶级意识片论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4年第4期106-114,共9页刘敬东 
历史意识与阶级意识体现了马克思资本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特征。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考察了从自然联系状态中的个人向自由竞争的现代个人的历史性演变;揭示了自然联系与社会历史因素作为两种不同经济形式的历...
关键词:马克思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自然联系 社会历史因素 平等和自由 
费尔巴哈宗教批判理论的逻辑演进——基于《信仰的本质》的文本考察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4年第4期115-123,共9页徐子扬 
《信仰的本质》是费尔巴哈阐明其宗教批判理论的重要文本,曾受到马克思赞赏并刊载在《前进报》上。学界向来关注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中的“主谓颠倒”方法,却忽视了《信仰的本质》对这一方法的进一步论证。费尔巴哈将人的类本质在...
关键词:费尔巴哈 对象化 主谓颠倒 宗教批判 《信仰的本质》 
马克思“个人”概念的生命现象学重释——以米歇尔·亨利《马克思》为中心的考察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4年第4期124-133,共10页孙一鸣 
马克思的个人概念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重要一环。法国现象学家米歇尔·亨利从生命现象学角度考察了马克思的经典文本,认为个人才是马克思展开社会历史分析乃至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起点。在亨利看来,马克思自青年时期就已展露对普遍性总体的...
关键词:个人 现实 生命现象学 共同体 《马克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