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研究》

作品数:125被引量:2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王学研究》
主办单位: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
最新期次:2019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良知阳明学心学致良知知行合一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作者:张新民胡发贵任健向世陵张寒松更多>>
发文机构:贵州大学贵阳学院南京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东莱心学的二元论困境与学理转向
《王学研究》2019年第2期201-207,共7页王绪琴 
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号东莱,浙江金华人。其开创"吕学",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全祖望则曰:"宋干、淳以后,学派分而为三,朱学也、吕学也、陆学也。三家同时,皆不甚合。朱学以格物致知,陆学以明心,吕学则兼取其长,而复以中...
关键词:陆九渊 东莱文集 吕祖谦 二元论 
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说对于越南20世纪初开放与维新运动的间接意义
《王学研究》2019年第2期169-179,共11页 
王阳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的主张是为了针对朱子"知先行后"之说与脱离实践的倾向,但是此思想后来已经给东亚各个国家开了一条新的道路那就是维新道路。到20世纪初,随着东亚各个国家维新活动的爆发,越南的爱国志士跟中国、朝鲜的各个革...
关键词:阳明学 知行合一 越南维新运动 
王阳明“龙场悟道”中的君子之学发微——以龙场四学记为中心的考察
《王学研究》2019年第2期80-94,共15页王胜军 
君子之学是王阳明"龙场悟道"的重要内容,集中体现在龙冈书院三学记《何陋轩记》《君子亭记》《宾阳堂记》和其为最初悟道之地所作的《玩易窝记》之中。君子之学不同于仙人的逍遥避世,也不同于圣人的不学而知,它是以与书院教育直接相关...
关键词:王阳明 龙冈书院 君子 龙场悟道 
从实心与时代精神看韩国阳明学
《王学研究》2019年第2期141-158,共18页 
韩国阳明学的主要特点是"实心"与"时代精神"。"实心"一词在阳明王守仁(1472~1529)的《传习录》中并未提到过,也未提到过实效、实行。然而从张维、崔鸣吉、郑齐斗、江华学派到郑寅普,韩国的阳明学者们在表达上都非常重视"实心"、实行、...
关键词:韩国阳明学 实心 时代精神 
浅论王阳明在阁部关系问题上的立场
《王学研究》2019年第2期125-138,共14页焦堃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阳明学与明代内阁政治研究”(批准号:15CZS026)的阶段性成果.
明中叶后,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开始受到冲击。弘治、正德、嘉靖年间,王阳明公然提倡心学,其思想风靡一世,流传直至明末,此事已属众所周知。对于阳明之心学思想或所谓阳明学,迄今为止海内外学者已对其思想来源及内容考论甚伙,亦...
关键词:王阳明 大礼议 杨廷和 王守仁 阳明学 心学思想 
阳明《大学》解释及其哲学转化
《王学研究》2019年第2期69-79,共11页黄人二 
《大学》是小戴《礼记》的第四十二篇,内容大致分为两部分:其一,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三项基本原则,又称为"三纲领";其二,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内圣""外王"的八种方法,此即"八条目"。但是,...
关键词:“致良知” 明明德 《大学》 《传习录》 《大学古本旁释》 修身为本 大学之道 
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下的共同体与阳明学的应用价值——以人性教育领域为中心
《王学研究》2019年第2期259-266,共8页 
一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特征"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指以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为基础,在数据、生物学、物理学等多领域突破界限,相互融合的技术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特征为超链接性(Hyper-connection)和超智能性...
关键词:第四次工业革命 人性教育 阳明学 应用价值 
王阳明的知行论及其道德教育上的意义
《王学研究》2019年第2期245-258,共14页 
导言"知行"是儒家哲学的重要概念,心理学中因作为组成整体概念体系的中介概念而意义重大。(1)"知行"首次见于《尚书》"说命中"的"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中。宋代新儒学中所讲的"知行合一","知"并非探索和认识对外在客观事物的物理性,归根...
关键词:知行本体 根本目的 阳明学 知行合一说 王阳明 
聂豹归寂说的体用一源研究
《王学研究》2019年第2期180-200,共21页 
本文论述了阳明后学聂豹"归寂说"之形成与其思想之结构。聂豹"归寂说"有两大特质:其一,讲求在超越一切意识活动干扰之上,直证良知本体的功夫论。其二,在本体与作用之间设定了微妙的时间上的差异。本文将揭示聂豹的"归寂说"乃根基于"体...
关键词:阳明后学 聂豹 归寂说 体用一源 
王阳明心学与良知的建构
《王学研究》2019年第2期110-115,共6页吴小丽 
贵阳学院人文类项目[项目号:GYU-RWD(2018)-008]阶段性成果;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项目号:2019jd120)阶段性成果.
阳明学是"心学",而"心"又是一个广义的范畴,主要是思想、心灵、精神、人格、心态、观念等,即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王阳明也经常在讲学中引用《中庸》里的一句话:"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
关键词:“致良知” 王阳明心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