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说

作品数:88被引量:15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曹国庆汪学群崔雪茹赵平略吴雁南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新探
《船山学刊》2025年第1期78-91,共14页崔治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能力知识研究”(23BZX072)。
为纠正朱熹“知先行后”说造成的流弊,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并作了详细阐发。对于“知行合一”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批评者认为王阳明消弭了知行之间的差别,支持者则通过不同论证为其提供辩护。作为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当代捍卫...
关键词:王阳明 知行合一 道德的知 
何以贯通“知”与“行”——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哲学进展》2024年第8期1746-1751,共6页唐信莎 
无论是中国古代哲学,还是中国现代哲学,诸多学者都对“知”“行”关系进行过论述,意见不一。“知”与“行”作为一对范畴,如何实现贯通,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提供了精辟的思路。本文旨在梳理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形成背景、思想内...
关键词:知行合一 王阳明 心即理 致良知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审美欣赏
《西部学刊》2024年第4期151-154,共4页夏金阳 
以《传习录》为主要参考,从王阳明的思想中选取“知行合一”的观点展开相关探讨,试图从“知行合一”中简要了解阳明心学的实践观和方法论,探究其审美态度和审美境界。王阳明主张感知本体存在的身心关系,重视实践的经世之学,以“真己”...
关键词:实践观 审美态度 审美境界 
知行合一的现象学阐释——张祥龙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哲学动态》2024年第1期93-99,共7页黄启祥 
张祥龙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认为它是阳明学成立的首要标志,在王阳明所有学说中最为重要。这个评价基于他对王阳明知行合一说所作的现象学阐释。张祥龙通过辨析“知”与“行”,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解...
关键词:心学 知行合一 现象学 
情感、良知与行动的内在交融--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重探被引量:2
《浙江社会科学》2023年第9期128-135,160,F0003,共10页卢盈华 
贵州省202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22GZGX13)的阶段性成果。
良知与行动相关的意涵包括道德行为推动力、实践能力两个方面。道德情感贯通了良知不同方面的特征。在意识的清晰性、行为推动力和对外在知识的促进方面,未经实践深化的良知与为实践所深化的不同阶段的良知之间,存在着重要的程度差异。...
关键词:王阳明 良知 道德情感 知行合一 道德推动力 实践能力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之特质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2年第10期83-91,共9页李承贵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孔学堂国学单列课题重大项目“王阳明心态思想研究”(项目号:18GZGX04)的阶段性成果。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基于自我生命体验提出的命题。在这个命题中,“知行合一”被定义为“知行关系”的“本体”,试图确立解决“知行关系”的基本范式,并表现出形上性;“行”之为“知行合一”基础的确认,提出了把握“知行轻重”的参考答...
关键词:王阳明 知行合一 特质 
从“知行合一”说起
《中华武术》2022年第5期52-53,共2页张世昌 
“知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认识论与实践论相统一的哲学命题,贯穿于人类历史全过程。“知”是对身心乃至宇宙的了解与洞悉,是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行”是对身心乃至宇宙的顺应与改变,是一个由偏到全的...
关键词:知行合一 哲学命题 中国传统哲学 实践论 螺旋式 下意识 认识论 由浅到深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之特质被引量:6
《江海学刊》2022年第2期48-57,共10页李承贵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孔学堂国学单列课题重大项目“王阳明心态思想研究”(项目号:18GZGX04)的阶段性成果。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基于自我生命体验提出的命题。在这个命题中,“知行合一”被定义为“知行关系”的“本体”,试图确立解决“知行关系”的基本范式,并表现出形上性;“行”之为“知行合一”基础的确认,提出了把握“知行轻重”的参考答...
关键词:王阳明 知行合一 特质 
从现象学看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本质
《原道》2021年第2期126-135,共10页董明来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文艺符号学的现象学基础研究”(19CWW003);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王阳明工夫理论的现象学分析”(skbsh 2019-51)的阶段性成果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中的“知”和“行”,都是对情感意向性的描述:前者指向情感行为的表象特性,后者则强调一种伦理的“好恶”性。这个命题首先指伦理性的情感意向与作为其基础的表象之间的结构同一。所谓的“知行本体”,就是指合乎儒...
关键词:王阳明 现象学 胡塞尔 知行合一 知行同构体 
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说的佛学关联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0年第12期6-9,共4页谭振江 
宋明时期儒道释三教交融,各学派之间互学互鉴成为常态。王阳明早年"笃志"于佛老,深受熏染。尽管他后来对佛学持见偏颇,但还是难以割舍。为抵制"先知后行"说并消除知行分割的危害,王阳明援佛入儒,倡导"知行合一"。在佛学视域下就不难领...
关键词:阳明心学 知行合一 佛学 佛性 关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