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人二

作品数:14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上博《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论语上博简博物馆藏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考古》《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考古学报》《文物》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诗》“委委佗佗”解——兼谈“联绵字、词”组成之法则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96-104,178,共10页黄人二 迟仁清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文书学视角下的先秦两汉官学”(项目编号:14AZD101);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先秦西汉儒道类出土文献研究”(项目编号:21FZWB017);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重大项目“汉以前典章名物图纂汇释集成——以《诗经》《楚辞》为主例”(项目编号:2017-01070005-E00051);贵州省201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一般项目“新出土战国汉代简帛经部典籍研究”(项目编号:19GZGX10)。
《诗·鄘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的意思,自毛《传》以下,各有解释。关于“委委佗佗”四字该如何读,戴君仁是采取了传统的“重言”读法作“委委佗佗”。如果就金文、战国简牍中常见的“合文”或“重文”符号使用情况来看,先秦时候的...
关键词:《君子偕老》 委委佗佗 联绵字、词 戴君仁 于省吾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之“却”字解被引量:1
《文艺理论研究》2022年第3期185-196,共12页黄人二 童超 
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文书学视角下的先秦两汉官学”[项目编号:14AZD101];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先秦西汉儒道类出土文献研究”[项目编号:21FZWB07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重大项目“汉以前典章名物图纂汇释集成——以《诗经》、《楚辞》为主例”[项目编号:2017-01070005-E00051];贵州省201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一般项目“新出土战国汉代简帛经部典籍研究”[项目编号:19GZGX10]等阶段性研究成果。
杜诗《羌村》“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之“却”字训诂,古注、今注各有解释。然古注之中,似罕有正确之解者;而今注的争讼,至于现在,业已超过六十年之久,可谓学界里“斗嘴公案”之一例。后虽出现“综述”性质文章,将这些是非曲直,加以...
关键词:杜诗 《羌村三首》 复却 却去  
阳明《大学》解释及其哲学转化
《王学研究》2019年第2期69-79,共11页黄人二 
《大学》是小戴《礼记》的第四十二篇,内容大致分为两部分:其一,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三项基本原则,又称为"三纲领";其二,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内圣""外王"的八种方法,此即"八条目"。但是,...
关键词:“致良知” 明明德 《大学》 《传习录》 《大学古本旁释》 修身为本 大学之道 
《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解被引量:1
《中原文化研究》2015年第4期30-34,共5页黄人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文书学视角下的先秦两汉官学"(14AZD101);教育部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楚简文献语料库建设与楚简引得"(11JJD740008)阶段性成果
对于"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训解,传统的说法,以"不扰民"之说,最为大宗。其实,"烹小鲜"一语,要视为烹饪里面最简易的一道菜肴,也就是说,"鲜"要通假为"鳝"。所谓"简易",就是"以道莅天下",依于自然,专就统治者而立论。
关键词:老子 烹小鲜 第六十章 
上博藏简第五册姑城家父试释被引量:2
《考古学报》2012年第2期163-176,共14页黄人二 
《姑城家父》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五册之一篇,存十枚简(实九枚,有两小段可拼接),略有残佚,原编联经沈培调整后,已初步可通读。“父”者,甫也,为古时对男子之称;
关键词:第五册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 上博 “父” 
马王堆帛书经法君正章试解——兼论老子乙卷前古佚书之性质与先秦汉初论语之传被引量:2
《考古》2012年第5期53-58,共6页黄人二 
1972~1974年问发掘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是震惊中外的一次考古发现,此后相关单位陆续将出土的文物与文献系统发表,其中最为重要的文献,应该属帛书。本文因为主要在探讨帛书《老子》乙本卷前的四篇古佚书中《经法》篇《君正》章的...
关键词:帛书 马王堆 君正 论语 
释《庄子·外物》“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兼谈《鱼鼎匕》之性质被引量:1
《中国文字研究》2011年第2期93-96,共4页黄人二 
《庄子·外物》的"索"字,应作"求"讲;古书上之众"枯鱼",指刚网及而尚未死去的鲜鱼,非已加工之咸干鱼或鱼干,传统的说法,必须加以改正。再以中国古代文学典籍之中,常有以鱼水主题为象征、比兴者,分为两类:第一,以鱼水之离合,与其出入,喻...
关键词:庄子 枯鱼 鱼鼎匕 
上博藏简(五)《君子为礼》与《弟子问》试释——兼论本篇篇名为《论语弟子问》与《论语》之形成和主要编辑时间被引量:6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年第6期65-80,共16页黄人二 
《君子为礼》及《弟子问》两篇在竹简形制、字体方面均相当接近,内容则同为孔子与门弟子,弟子之间,弟子与时人之答问。有一大段文字(《君子为礼》简一、简二、简三、简九)与今本《论语·颜渊》中"颜渊问仁"一节所言大义相似,据此可以对...
关键词:上博简 君子为礼 弟子问 论语 
战国简《保训》通解——兼谈其在中国经学史上“道统说”建立之重要性被引量:2
《中国哲学史》2010年第3期17-26,共10页黄人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出土先秦文献与两汉今古文经学公案"(09YJC770016)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战国 经学史 道统 中国 通解 清华大学 2009年 学术界 
马王堆帛书《经法·君正章》试解——兼论老子乙卷前古佚书之性质与先秦汉初论语之传
《人文论丛》2009年第1期225-235+5,共11页黄人二 
湖南长沙马王堆第一、二、三号汉墓的发掘,是震惊中外的一次考古发现,一九七五年以后,相关的研究整理单位陆续将出土的文物与文献做一系统性的布告发表,[1]其中最为重要的文献,应该属帛书。本文因为主在探讨帛书《老子》乙本卷前的四篇...
关键词:研究 文献 老子 性质 系统性 经法 帛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