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村三首》

作品数:26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在庆徐克瑜李菁陈慧琴刘婷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陇东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商洛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视界观》《文艺理论研究》《安顺学院学报》《阅读与鉴赏(上旬)》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羌村三首》到“三吏”“三别”
《读好书》2023年第11期86-91,共6页莫砺锋 
至德二载(757)五月,房琯罢相,贬太子少师。杜甫由于敬重房琯的为人,又认为不应为细过罢黜大臣,于是上疏救房琯,措辞激烈,唐肃宗大怒,诏三司推问杜甫。幸亏得到宰相张镐的营救,才免其罪。但唐肃宗从此以后就疏远了杜甫,到八月间遂让他离...
关键词:《羌村三首》 北征 鄜州 房琯 张镐 闰八月 唐肃宗 太子少师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之“却”字解被引量:1
《文艺理论研究》2022年第3期185-196,共12页黄人二 童超 
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文书学视角下的先秦两汉官学”[项目编号:14AZD101];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先秦西汉儒道类出土文献研究”[项目编号:21FZWB07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重大项目“汉以前典章名物图纂汇释集成——以《诗经》、《楚辞》为主例”[项目编号:2017-01070005-E00051];贵州省201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一般项目“新出土战国汉代简帛经部典籍研究”[项目编号:19GZGX10]等阶段性研究成果。
杜诗《羌村》“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之“却”字训诂,古注、今注各有解释。然古注之中,似罕有正确之解者;而今注的争讼,至于现在,业已超过六十年之久,可谓学界里“斗嘴公案”之一例。后虽出现“综述”性质文章,将这些是非曲直,加以...
关键词:杜诗 《羌村三首》 复却 却去  
黄土地文学的英雄气质
《延河》2020年第4期187-192,共6页钟海波 
金色的陕北高原是一片世界罕见的黄土高原。滔滔黄河水,从青藏高原奔来,从它的身边绕过,又气势雄浑地奔向大海。这片古老广袤的土地是一个历史大舞台,这个舞台上曾经有多少惊天动地的壮剧上演,这个舞台上曾有多少重要历史人物登场亮相...
关键词:黄土地 陕北高原 《羌村三首》 延安生活 
朴质语言浓郁深情——杜甫《羌村三首》赏析被引量:1
《中华辞赋》2018年第12期266-267,共2页姜云霞 
元稹评价杜诗道:'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杜工部墓系铭》)这是一点都不过分的。《羌村三首》语言平易自然,感情真挚浓郁,韵律...
关键词:杜甫 羌村三首 
杜诗“诗史”意义浅析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年第11期38-39,共2页贾青 
杜甫,千百年来让人仰望的现实主义诗人,向世界展示的不仅是其不朽的作品,还有中华民族知识分子伟大的人格。享有'诗圣'之美誉,为历代文人士子们的学习典范,同时,其作品以其记实性与叙事性而被誉为'诗史'。'诗史'的称号最早在唐代孟启的...
关键词:《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羌村三首》 安史之乱 徐知道 《兵车行》 无家别 《三别》 叙事传统 
羌村怀古
《视界观》2017年第7期120-123,共4页谷培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中的这两句诗早已脍炙人口,然而,杜甫此时(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的家在哪呢?'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至德元年杜甫就在《月夜》中告诉我们,他的家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大申号村。杜甫...
关键词:杜甫草堂 《羌村三首》 
真挚浓郁与悲凉凄苦的乱世离情——杜甫《羌村三首》赏析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年第6期116-117,共2页乔立智 张倩 
杜甫《羌村三首》以自己所见所闻、所遇所感,深刻细致地揭示出战乱给社会造成的严重破坏以及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艰难困苦,凝聚着对亲人、朋友和邻里的深情,是诗人伟大情感的典型写照。此诗系唐肃宗至德二年秋天作者还鄜州时所作,共三章,...
关键词:杜甫 《羌村三酋》 战乱 离情 
遭际实可叹,深情更动人——杜甫《羌村三首》赏析被引量:1
《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36期52-53,共2页刘婷 
杜诗素有"诗史"之誉,但杜甫写诗并不着意于历史的记载,诗作中的历史浸透着作者一生的苦难忧患、辛酸血泪,因而具有深刻动人的情感力量。以《羌村三首》为例透析作品中真实生动的历史面貌与强烈浓郁的动人深情。
关键词:《羌村三首》 诗史 忧国忧民 情感 
杜诗的框架性与发散性解读——以《羌村三首》为例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3年第11期13-16,共4页吴伟凡 
至德二载(757),身为左拾遗的杜甫面临房瑭罢相的重大政局变故,他依一己使命上书援救,此举触怒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探家。《羌村三首》就是在这样的人生危机中创作的作品,三首诗蝉联而下,构成一组还家“三部曲”...
关键词:《羌村三首》 杜诗 发散性 解读 “三部曲” 个人情感 安史之乱 杜甫 
试论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以《羌村三首》等诗文为例被引量:1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第4期104-106,共3页冷淑敏 
大学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立足于大学语文实体教学,从解读具体作品入手,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为目标,阐释大学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 人文素质教育 作品解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