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

作品数:181被引量:5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最新期次:2023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总序文化宗教信仰人类学萨满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作者:周泓王耀杜娟孟慧英何星亮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鲁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2024年稿约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2023年第1期353-355,共3页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重点学科宗教与文化研究集刊。本文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宗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的,致力于选编和刊载具有中...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 重点学科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民族与宗教 宗教信仰 集刊 
由祆入释:再论高昌北凉时期的佛教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2023年第1期3-16,共14页张重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项目编号:17ZDA233)的阶段性成果。
高昌北凉统一吐鲁番盆地后,以汉传佛教为核心的大乘部派迅速发展。大乘佛教势力与世俗统治集团建立起了密切联系,获得了社会上层的广泛认可和推崇;而盆地内部原有的祆教和其他宗教势力随之衰落,主流宗教信仰逐步由祆教转向佛教,同时期...
关键词:高昌北凉 佛教 祆教 大小乘 
“乌斯藏”“海崙”——汉藏文化交流中的误读与再语境化一例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2023年第1期17-55,共39页廖旸 
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础研究学者资助项目“朝圣与巡礼——藏传佛教美术中的圣地史迹图像”(项目编号:XJ2020009);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23MZSCXXK003)的阶段性成果。
近十年以来,文献记载中的“海崙”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通过各种著录可知多件五十三参图、十八尊者像等作品具其款印,并从不同角度关联到“乌斯藏”。进一步拓宽视野,可检出海内外收藏的多件传世品亦据署款或题签而系于其名下,从而形...
关键词:海崙 乌斯藏 汉藏文化交流 文化误读 再语境化 
甘肃夏河县嘛呢部落历史文化与社会结构探微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2023年第1期56-68,共13页张利军 陈瑾 
甘肃夏河县是内地经临夏回族自治州进入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第一站,茶马互市的要道,藏文化与汉文化、伊斯兰教文化交流的前沿。历史上,部落是藏族社会的基本细胞,时至今日仍在农牧区中有一定影响。夏河县的霍尔藏部落,是吐蕃军队后裔在宋...
关键词:甘肃涉藏地区 霍尔藏 嘛呢部落 
天台三圣文化在元代:以元代释子的《拟寒山诗》为考察中心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2023年第1期69-96,共28页齐胜利 崔小敬 
天台三圣文化自唐代便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世文人与僧人乃至画师翻案出新,从各个方面诠释自我心中的天台三圣文化,从中领悟禅宗三昧。天台三圣的文学书写主要以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呈现,其中元代的禅师们创作的数量可观,质...
关键词:《拟寒山诗》 释如珙 释明本 释行端 
劝世与劝善:新教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的“劝戒文”——以哈佛燕京图书馆馆藏文献为中心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2023年第1期97-110,共14页李思清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清史馆文人群体研究”(项目编号:20FZWA006);澳门大学研究委员会“南中国海历史文化研究”课题(项目编号:MYRG196-FSH11-YY)的阶段性成果。
在传教士日记、游记或回忆录中,有他们对中国民间阅读状况的观察分析,很多人注意到中国各界对善书出版的热忱。在流传至今的传教士文献中,有一批与中国传统善书形神颇为相似的布道作品。这些作品以劝善、劝世、劝信为创作目的,多出自传...
关键词:传教士 善书 劝戒文 
民国游记中的新疆社会图像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2023年第1期111-128,共18页翟晓华 曾少聪 
202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科研规划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20ZDGH017)的子项目“海外华人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项目编号:2020ZDGH017-MZ017);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历史经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VMZ001)的阶段性成果。
民国时期出现了不少关于新疆的游记,反映了当时国人对新疆的重视。这些游记的书写者是一群社会精英,他们所受教育和职业等不同,关注新疆的角度也有差异,导致民国新疆游记文本呈现多样态和异质化的特征。这些不同的样貌,构成了人们认识...
关键词:民国 游记 新疆社会 图像 
刘咸炘《神释》篇对宗教、灵学、迷信的思考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2023年第1期129-140,共12页马旭 
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知识分子们在灵学与科学、鬼神和迷信等问题上展开了激烈讨论,刘咸炘虽没有参与这场争论,却撰写了《神释》一文表达对这一思潮的认识。《神释》篇看似是儒道思想中鬼神观的再阐释,实际是刘咸炘在时代思潮中对中西文...
关键词:刘咸炘 神释 灵学 鬼神 
新教的理性化:基于马克斯·韦伯宗教社会学思想的思考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2023年第1期143-154,共12页麦日排提·麦合木提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马克斯·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思想,分析西方宗教尤其是新教独特的理性化特征。本文从马克斯·韦伯的宗教类型学出发,阐述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救赎途径,进而对宗教的演变和基督教的发展进行梳理。通过对宗教拒斥现世的方...
关键词:马克斯·韦伯 新教 理性化 
马克思恩格斯的伊斯兰社会文化观 及其现实意义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2023年第1期155-166,共12页龙其鑫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项目(青年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做好民族政策宣传的经验及启示”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对伊斯兰社会文化的考察研究经历了神学批判、时事政治批判和人类学考察三个阶段。此间,马克思恩格斯对以德国哲学家为代表的欧洲知识界对于伊斯兰社会文化的“东方化”逻辑进行了批判。在他们看来,德国哲学家对伊斯兰社会...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 伊斯兰社会文化 穆斯林 东方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