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人类学研究》

作品数:225被引量:8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文学人类学研究》
主办单位:文学人类学研究;四川大学2011计划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创办
最新期次:2024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文学人类学人类学文学民族志主持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作者:叶舒宪巴胜超胡建升佘振华唐启翠更多>>
发文机构: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主持人语
《文学人类学研究》2024年第2期2-3,共2页梁昭 
进入数智时代,信息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处理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这不但给人类的社会和生产造成颠覆性影响,还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认知。围绕着这一技术文明的巨变,科学与人文学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参与推动知识生产和研究范式的革...
关键词:数智时代 科学技术 人类学与数智文明 数智人文 文学人类学前沿 智能化处理 人类学高级论坛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 
理论、变革与跨越:文学人类学大连论坛侧记
《文学人类学研究》2024年第2期223-233,共11页刘雪瑽 
2024年8月16日至20日,在大连外国语大学举办的第14届中国比较文学年会上,文学人类学研究分会开设了以“新文科与文学人类学前沿”为题的分论坛,来自全国17所高校、科研机构的20位学者齐聚一堂,进行了历时三个半天的五场发言与讨论。与...
关键词:新文科 学科建设 跨文化比较 研究范式革新 学术生长点 大连外国语大学 中国比较文学年会 文学人类学前沿 
主持人语
《文学人类学研究》2024年第2期222-222,共1页黄玲 
本期学术资讯包含2篇会议综述。刘雪瑽撰写的《理论、变革与跨越:文学人类学大连论坛侧记》是对第14届中国比较文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文学人类学研究分会平行论坛的观察与记录。刘雪瑽将中国比较文学年会视作“连续性文本”并撷取其...
关键词:文学人类学 新文科建设 比较文学年会 平行论坛 民间视域 中华文明特性 跨文明对话 本土话语体系 
本-阿默思民俗理论中的“集体性”概念辨析
《文学人类学研究》2024年第2期208-219,共12页常睿 
本-阿默思是美国当代民俗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民俗理论不但来源于对民俗现象的广泛考察,更得益于他对学科概念的深刻反思。以往学界对阿默思民俗思想的讨论集中在民俗的再定义、承启关系、民俗类型、母题研究等比较显要的方面,但对支...
关键词:集体性 社群性 阿默思 民俗定义 
论非遗诸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文学人类学研究》2024年第2期189-207,共19页李传欢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扩大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2ZDA085)的阶段性成果
非遗的属性研究既是科学界定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逻辑起点,也是明确非遗保护实践的学术支点,还是形成非遗研究理论自觉的基本前提。经过了一个时期的经验积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如今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并开...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性 活态性 属性关系 
主持人语
《文学人类学研究》2024年第2期188-188,共1页李国太 
20世纪初的“西学”在“东渐”之后,被中国传统的认知模式加以“再阐释”,从而获得中国特性,渐蔚为大观。但经百年发展,无论时势还是学科,都已然发生巨大变化,新学转而为旧学,反思成为推动学科再造之路径。而反思的基础无疑要回到学科...
关键词:再阐释 中国特性 学科再造 中西文化 学科元话语 百年发展 
报告民族志:民族志撰述的“报告性”问题及讨论
《文学人类学研究》2024年第2期171-185,共15页黄书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俗文化研究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探索”(项目编号:22JJD850015)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基于人类学后现代反思立场,将“报告性”视为民族志本土化的起点问题,结合本土报告“报天下”与“告神灵”的缘起、特征、逻辑与表现形式,展现“报告中国”的历史脉络;结合个案分析报告民族志的理论来源与方法特征,指出报告民族志...
关键词:民族志 报告民族志 人类学本土化 乡村研究 
乡土中国的脱贫愿景
《文学人类学研究》2024年第2期155-170,共16页徐新建 
四川大学校级重点项目“四川大学甘洛县脱贫攻坚报告文学”及《新凉山民族志》的导论部分
晚清以后,在国际化的工业浪潮冲击下,本土民生的世代传统发生巨变,陷入数千年未有的断裂危机。在人类学的跨文化比较意义上,该变化可表述为“乡土中国的文化困境”。如今,随着中国与全球体系的进一步关联,本土社会再次出现深刻的历史转...
关键词:乡土中国 反贫困 乡村振兴 文学 人类学 
主持人语
《文学人类学研究》2024年第2期154-154,共1页王璐 
在中国作为现代国家加入世界体系的一百多年以来,中国每一次的历史转型都伴随着乡土巨变。从费孝通先生时代始,乡土研究未离开人类学的深度参与。在如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人类学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深入理解乡村社会、文化和经...
关键词:乡土巨变 乡村振兴 乡土研究 身体实践 中国人类学 经世致用 报告民族志 
主持人语
《文学人类学研究》2024年第2期118-118,共1页巴胜超 
在地方历史的活态演绎过程中,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地方风物是民间传说诞生和流变的基底,故民间传说有“艺术化的历史,或是历史化的艺术”之称。“传说与地方历史”栏目的两篇文章,在“传说”(民间文学)中探寻“地方历史”(历史人类学)...
关键词:民间传说 地方历史 历史人类学 文学人类学 彭山彭祖传说 地方化脉络 动态历史视野 过程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