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

作品数:230被引量:2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中国美学》
主办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最新期次:2024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美学审美审美文化中国古代美学生态美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作者:杨硕袁鼎生太琼娥李天道杨涛更多>>
发文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美学新空间:文化再生产视域下城市工业遗产的转化与利用——以首钢工业区为例
《中国美学》2024年第1期275-289,共15页王林生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2024年重点课题“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首都文化建设的路径与经验研究”(KY2024B0189)阶段性成果
以工业遗产为依托的美学新空间建构,已成为当前城市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首钢工业区美学新空间作为一种空间再生产,就是在“日常生活审美化”、工业设计和城市更新等多组社会关系的推动下,将首钢老旧工业空间及其相关工业文化...
关键词:美学新空间 生产 工业遗产 首钢工业区 
维氏美学(绪论·下)
《中国美学》2024年第1期263-271,共9页  郑子路(译) 
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博士后项目(20210360120)阶段性成果
本文是日本启蒙思想家中江兆民所译《维氏美学》的“绪论”的下半部分。在上一辑刊出的上半部分之中,作者阐述了艺术的根源与本质,认为艺术应以感动人心为旨趣,它的本质是作者被外在的事物触动后,通过对自我情感秘韵的摹写,而进入妙境...
关键词:维氏美学 美学总论 日本近代美学 
数字技术与中国魔幻电影的奇观图景建构
《中国美学》2024年第1期237-247,共11页张璐璐 唐睿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魔幻电影的数字技术美学研究”(21YJC760104)阶段性成果
魔幻电影在中国重工业电影的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很多人注意到中国魔幻电影对技术的高度依存性,但从技术角度研究中国魔幻电影的审美机制生成,是目前研究中极其薄弱的领域。本文基于电影数字技术,从意象化奇观、奇情化叙事、伦理化观念...
关键词:中国魔幻电影 技术美学 影像奇观 
基于美学的中国绘画史分期
《中国美学》2024年第1期155-174,共20页郭勇健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画的现象学诠释”(19BF085)阶段性成果
20世纪早期的中国绘画史分期之尝试,虽追求绘画史的自律性,却并未实现这个目标,有必要重新探索一种基于自律性的中国绘画史分期法。分期表明中国画史是一个整体,为此必须确定其起点和终点。艺术史应当建基于实物材料,不能将中国绘画的...
关键词:中国绘画史 分期 气韵 意境 笔墨 
道形、道体与道境——《老子》中的地理感知
《中国美学》2024年第1期93-106,共14页丁萌 
《老子》的“道”是对广义范畴上的地理世界的哲学感悟,契合文学地理学批评中“地理感知”的术语。《老子》中的地理感知以“道”为中心,坐落于“道形”、“道体”与“道境”三重维度。首先,“道形”是地理感知的起点。道不可见,却可附...
关键词:《老子》 地理感知 道形 道体 道境 
空间即人:文学地理学视域下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中的空间思想研究
《中国美学》2024年第1期81-92,共12页李志艳 吴翰锜 
自20世纪以来,空间研究是思想界的重要议题,文学地理学是该议题研究下的成果之一。中西方的空间思想存在着明显差异,因为文明起源、哲学思想、社会实践等方面的不同,中国古代的空间思想具有明显的人学特征,具体表现为空间发生与构成的...
关键词:文学地理学 中国古代文献典籍 空间 
海德格尔与新时期美学的建构
《中国美学》2024年第1期22-35,共14页宋聪聪 
2021年度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Y20214637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象学美学与中国当代美学的理论体系建构问题研究”(2022&ZD048)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40年文学理论学术史研究与文献整理”(19ZDA262)的阶段性成果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以来,海德格尔思想在中国美学界受到欢迎的原因有三:一是它与中国古典美学契合,这种契合为中国古典美学提供了话语更新和参与现代学术对话的可能性;二是它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相通,两种理论都主张超越主客二元对立的实践...
关键词:海德格尔 新时期 中国美学 马克思主义 
从地理想象到象喻体系——《庄子》美学的构建路径
《中国美学》2024年第1期66-80,共15页邹建军 王冠含 
《庄子》中以地理物象为基础的地理想象,为其美学构建提供了便捷路径。通过地理想象,庄子虚构了广阔的地理空间和多彩的寓言故事,二者的隐喻特质超出其本身的表层含义而具有了深层的独立审美性,形成《庄子》美学的主要表达方式——象喻...
关键词:《庄子》 文学地理学 地理想象 象喻体系 物化 
文学形象的直观生成——形象思维理论的现象学阐释被引量:1
《中国美学》2024年第1期4-21,共18页苏宏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象学美学与中国当代美学的理论体系建构问题研究”(2022&ZD048)的阶段性成果
有关形象思维的研究曾经是中国当代文艺学研究中的热点,但近些年来却备受冷落而陷入了沉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西方现代文论的影响之外,与形象思维理论自身的内在缺陷也有着密切关系。中国当代的形象思维理论把思维问题错误地当成...
关键词:形象思维 逻辑思维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本质直观 
青主音乐美学视野下的礼乐批判与新国乐建设
《中国美学》2024年第1期207-221,共15页席格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传统礼乐文明与当代文化建设研究”(17ZD03)阶段性成果
青主作为现代音乐美学家,在欧洲音乐和表现主义美学的影响下,提出了“音乐是上界的语言”和“向西方乞灵”两个重要命题。他据此出发,批判了传统“乐是礼的附庸”的礼乐关系界定,认为音乐是独立的艺术;主张在学习西方音乐技术、技巧和...
关键词:青主 音乐美学 礼乐 国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