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

作品数:277被引量:22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
主办单位:上海大学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电影中国电影影像中英文上海电影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发文作者:潘源聂欣如厉震林姜宇辉张燕更多>>
发文机构:上海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学者相册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钟惦棐(1919—1987)四川省江津(今属重庆市)中国当代电影理论与批评领域的重要开拓者,其学术思想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质的电影美学体系。在《电影的锣鼓》(1956)一文中提出电影创作应回归艺术规律,强调电影的社会功能与艺术价值的整合关系...
关键词:陆沉集 电影的锣鼓 起搏书 钟惦棐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学术顾问及编辑委员会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2025年第1期4-4,共1页
上海电影“五风”之观察与思考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2025年第1期5-17,共13页胡智锋 祝明 
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视野下的国家战略性影像创作与传播研究”的阶段性成果(23ZD06)。
作为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重要一脉,上海电影具有特色鲜明的风格与气质,具体体现为: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高辨识度上海风景、东方摩登式的人文社会风情、“上海制造”之精与现实主义精神传承的创作风范、以明星形象为文化符码展现的人物风韵,...
关键词:上海电影 上海电影学派 都市文化 人文现代性 电影艺术 电影产业 
上海电影的美学特征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2025年第1期18-25,共8页饶曙光 王曼 
“上海电影学派”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更是一种以开放包容的姿态面向未来的概念,其理论建设围绕“上海电影”的理论与实践展开。本文从历史背景与文化渊源、艺术风格与视觉表现、主题思想这些角度,对历史上形成的“上海电影”的...
关键词:上海电影学派 上海电影 美学特征 共同体美学 
组装的艺术--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像艺术中的“组合”创意思维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2025年第1期26-34,共9页张净雨 杨帆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沉浸传播时代的未来电影形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22YJC760122)。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技术的发展,影像艺术创作方式也在发生深刻变革。从语言学“聚合”和“组合”概念出发,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像艺术体现出独特的组装思维:在无限聚合的数据库中进行具象化呈现,并通过创作者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电影 组合思维 
触感理论在互动电影中的延异和重构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2025年第1期35-42,共8页李琳 方婉怡 
河北师范大学2023年度人文社科博士基金项目“中国科幻电影创新实践研究(1980-2023)”的阶段性成果(S23B022)。
触感理论是电影理论界感觉转向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数字时代,超文本、互动游戏电影以桌面触感的美学形式,通过键盘、鼠标等物质性媒介延伸感知,回归了触感电影的原初美感。VR电影则以可穿戴触感的美学形式,优化触觉和动觉反馈,开发...
关键词:触感理论 感觉转向 互动电影 
电影和游戏:作为我们新因果关系的偶然性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2025年第1期43-54,共12页 桂琳(译) 
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课题“‘两个结合’与中国当代艺术理论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24ZD02)。
数字媒介和互动电子游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即重新界定电影的功用。在这一背景下,电影正在以作为思想实验的方式适应当代环境。作为思想实验的电影和游戏的共同点在于,它们使观众/玩家通过发现适用于各自“世界”的规则设置,...
关键词:电影 游戏 思想实验 偶然性 
戏曲作为艺术的典范:梅兰芳与爱森斯坦的《方法》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2025年第1期55-65,共11页杨士博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央戏剧学院导学团队研究生)项目“重访爱森斯坦的理性电影与垂直蒙太奇”的阶段性成果(YNDX2536)。
中国戏曲艺术大师梅兰芳1935年访问苏联,电影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在现场观看梅兰芳演出之后写下了《献给梨园的魔法师》一文,对中国戏曲艺术大加赞赏。该文的观点和立场与他后期的著作《方法》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方法》一书深入研...
关键词:爱森斯坦 梅兰芳 《方法》 原始思维 对立统一 
周剑云的“影戏”观念与中国电影伦理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2025年第1期66-77,共12页马恩扉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新时代乡村电影的道德审视与伦理重建”的阶段性成果(23EC212);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1世纪中国乡村电影的文化表达与伦理美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24SKGH394)。
周剑云作为中国早期电影事业的开拓者,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研究意义。由“戏”入“影”的经历,造就了他“戏影并重”的态度,电影理论家、事业家、教育家等诸多身份,则组接出周剑云追求“真善美”的“影戏”观念,而这种观念的生成又与中...
关键词:周剑云 中国电影伦理 影以载道 道以驭技 技以传影 
山水与土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电影中的风景寓言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2025年第1期78-89,共12页钟萌骁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电影中的山水意象与土地意象集中呈现出后发国家现代化转型期的复杂文化政治状况,这一状况可用“风景寓言”来概括。“第四代”导演的电影创作中,“山水”作为现代化冲击中的怀旧风景,想象性地建构了人与自然的家...
关键词:风景寓言 山水 黄土地 中国电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