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论丛》

作品数:192被引量:20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民族学论丛》
主办单位:宁夏社会科学院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民族地区视域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作者:马伟华切排杨文笔王明龙杨富学更多>>
发文机构:宁夏大学宁夏社会科学院北方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入编通知
《民族学论丛》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回族研究》主编先生/女士:我们谨此郑重通知: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贵刊《回族研究》(改名为:《民族学论丛》)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即第10版)之民...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核心期刊 专家评审 《回族研究》 文化人类学 原理和方法 民族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信息传播机制研究——一项整合性理论分析
《民族学论丛》2025年第1期5-13,共9页候为刚 翟炜烨 
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暨南大学)资助科研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传播与政治心理路径研究”(GDGTT202311)。
现代民族国家建构本质上是跨民族的信息沟通过程,信息机制连接国家意志与社会需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整合实践提供了一个融合宏观权力结构和微观认知心理因素的整合性分析框架。一方面,国家在遵循受众信息处理心智规律的...
关键词:复杂系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家自主性 社会自发性 信息机制 
新质生产力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维度
《民族学论丛》2025年第1期14-20,共7页李红兵 岳春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文化润疆与新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制和路径研究”(23BMZ012)。
新质生产力作为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提升社会整体生产能力和财富创造的速度,也能通过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样式,触发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变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从多个维度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认同 科技赋能 社会治理 
智能算法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技术效能、潜在风险与路径优化
《民族学论丛》2025年第1期21-28,共8页刘衍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人工智能奇点论研究”(21BZX002)。
数智时代,随着信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智能算法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智能算法通过信息整合、精准推送等技术,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传播带来前所未有的效率提升,使民族团结与民族共同体的理念能...
关键词:智能算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数字社会 民族团结 政治传播 
马金莲小说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民族学论丛》2025年第1期29-34,共6页王文艳 
马金莲小说中蕴含着鲜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诸如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崇礼尚德、亲善友爱等等。作家在赞誉美德的同时也在反思当下传统伦理道德的缺失,书写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城乡矛盾,以小见大,引人深思。马金莲的小说呈现了乡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乡土文学 反思 
金朝民族交融管窥——以文化与婚姻为中心
《民族学论丛》2025年第1期35-39,共5页白鹞 周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登峰战略”资助计划资助(DF2023YS35)。
金朝文化交融与族际婚姻是民族交融大趋势的两个侧面。金初统治者积极学习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传统文化,广泛搜求图书典籍和金石碑刻文献,女真权贵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其中金熙宗、海陵王、金章宗三位皇帝尤为突出,金朝迅速完成封建...
关键词:金代 民族交融 文化 婚姻 
“褐(毼)”与“毪衫”:民族文化交融的见证
《民族学论丛》2025年第1期40-47,共8页涂佳琪 
羌族的“毪”“毪衫”传入中原后,在语言文字方面得到汉族的接纳与认同。从依据颜色和方言音译为“青顿”,到与汉族传统服饰“褐”同音的“毼”,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褐”与“毼”的混用消除了民族间的语言文字隔阂,成为羌汉民族...
关键词:羌族  毪衫 民族融合 
宁夏出土墓志所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学论丛》2025年第1期48-53,共6页王琨 张红英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宁夏出土墓志语言文字研究”(24NXBKG01)。
宁夏出土墓志中有不少历史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信息和案例。固原南塬出土的史氏家族墓志反映了流寓固原粟特人的华化,主要表现在选取汉名、尊崇郡望、参与政治、模仿葬俗、族际通婚、文化认同等方面。北周李贤夫妇、宇文猛、田弘...
关键词:宁夏 墓志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卫所“民化”与边区治理:明代鄂西地区社会整合
《民族学论丛》2025年第1期54-62,共9页陈文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历史上的西南少数民族政权与国家整合研究”(LSYZD21010)。
聚焦卫所“民化”,是考察边疆/边区整合进程的关键视角。明代鄂西地区界邻四川、湖广两省,地方势力复杂,社会结构不一,如何建立统治须有一番考量。在遵循元朝旧制的同时,明朝于鄂西地区设置施州卫监控土司,又适时将其改制为“军民卫所”...
关键词:卫所 民化 鄂西 社会整合 
移民、乡约与山乡社会秩序——以清代中后期的川东南民族地区为中心
《民族学论丛》2025年第1期63-76,共14页王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湖广填四川’移民墓葬碑刻数据库建设及其乡村社会研究”(17ZDA188);厦门大学研究生田野调查基金项目“帝国进峒:明清川东南民族地区的族群与移民社会”(2023FG004)。
清代中叶完成改土归流后,乡约逐步成为中央维系和巩固川东南民族地区山乡社会秩序的主要基层组织形式之一,里甲、保甲与乡约在推进川东南民族地区开发与治理过程中同时推行并发挥作用。改土归流初期,川东南民族地区乡约教化职能尤甚,“...
关键词:川东南 移民 乡约 人群 秩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