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观察》

作品数:3325被引量:36046H指数:88
导出分析报告
《中国农村观察》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农村农民农户农村经济乡镇企业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作者:罗必良苑鹏郑风田李周钟涨宝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被引期刊=开放时代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何以有效运行?——基于三种实践模式的探索性分析
《中国农村观察》2025年第2期3-25,共23页谢治菊 黄美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防止规模性返贫的监测机制和帮扶路径研究”(编号:22&ZD192)。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以比较明晰的组织架构、规范的运营机制、公平的分配模式等优势赋能乡村发展,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助力。本文以嵌入性理论为基础,从关系嵌入、规则嵌入、价值嵌入三个维度出发,构建“组...
关键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合股联营 强村公司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梯次发展:乡镇政府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逻辑进路
《中国农村观察》2025年第2期26-49,共24页田雅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农村社区治理创新问题研究”(编号:22ZD173)。
乡镇政府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既往研究从党建引领论、自主经营论和政策压力论角度探讨了行政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却无法回答究竟何种模式可以根据村庄的差异化发展情况使各村在行政逻辑引导下均实...
关键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协同治理 特质激活 经营特质 梯次发展 
“文化功能聚合”:乡村振兴中激发农民主体性的文化理路
《中国农村观察》2025年第2期103-125,共23页张剑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元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协作秩序建构研究”(编号:21ASH009)。
激发农民主体性是中国“三农”实践及其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乡土文化系统中,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行动主体的协同实践。主体性作为自主性、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的统一,是人类文化实践的产物。鉴于此,本文从主体性的文化生成逻辑出发,...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民主体性 文化功能聚合 乡土文化 新内生发展 
网络联结与在地发展:乡村直播中生产要素与商品的流动效应
《中国农村观察》2025年第2期147-168,共22页吴雨妹 李东晓 
伴随直播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以“直播带货”为主营业务的乡村相关产业不断涌现,并形成产业集聚。这一过程促进了信息、人员、资金等要素和商品的系统性流动,强化了乡村与外部社会的联结。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出发,结合社会学中的“网络社...
关键词:要素流动 直播村 直播平台 网络联结 乡村发展 
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中行动者网络的建构机理——基于徐州市马庄村香包产业的考察被引量:1
《中国农村观察》2025年第1期21-42,共22页董毅 曹海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期‘项目进村’中乡镇政府与村社区的良性互动机制研究”(编号:21ASH01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专项(重大培育)“乡村振兴进程中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下乡研究”(编号:B230207004);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项目进村’中形式化运作的表征、形成机理与纠治策略”(编号:KYCX22_0696)。
乡村振兴,产业为本。着力构建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不仅是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的可为进路,亦是赓续地域传统文脉的实践旨向。本文基于“行动者识别-‘文化共鸣’式转译-网络机理阐释”分析框架,融合新内源发展理论,提炼徐州市马庄村香包产业...
关键词: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新内源发展理论 行动者网络理论 文化共鸣 
农业生产规模化背景下的社会化服务模式转型:以农资销售模式的转型为例被引量:1
《中国农村观察》2025年第1期107-124,共18页陈义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与小农户的组织机制研究”(编号:23BSH068)。
本文基于安徽省全椒县的案例,考察了在农业生产规模化背景下,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结构的变化如何驱动农资销售模式转型,并讨论这种转型发生的路径及其对小农经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农业生产规模化和农资行业产能过剩的共同影响下,农资...
关键词:农业社会化服务 土地流转 技术服务 农资销售 小农户 
从集权走向赋权:乡村简约治理的形态变迁
《中国农村观察》2025年第1期125-144,共20页杜永康 张新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研究”(编号:23ZD141)。
中国乡村社会从古至今一直延续着简约治理的内核,但其外在形态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实现了从“集权”到“赋权”的转换。本文从“国家-社会”视角出发,探究乡村简约治理形态嬗变的背景、机理和特征,研究发现:现代性力量的冲击削弱了熟人...
关键词:简约治理 科层治理 集权 赋权 乡村治理现代化 
重塑认同:积分制何以推进乡村治理
《中国农村观察》2025年第1期145-163,共19页王印红 丁慕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纵向治理结构中的领导包联制研究”(编号:24AZZ005);中国海洋大学“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新篇章研究专项”;中国海洋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专项(编号:ZX2024005)。
积分制作为一项优化基层治理、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创造性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本文基于共同体理论,构建了“重塑认同”的四维分析框架,以山东省昌乐县庵上湖村的积分制实践为案例,探究积分制何以通过重建乡村共同体推进乡村...
关键词:积分制 乡村共同体 乡村治理 
流变的“家计”:县域农民“家庭城镇化”的日常呈现
《中国农村观察》2024年第6期41-58,共18页胡静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家庭流变与县域城镇化的微观机制研究”(编号:24CSH061)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县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日益完善,农民家庭向县城迁居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事实。本文基于对河南省罗山县的田野调查,以“家计”为切入点,从日常生活中透视农民“家庭城镇化”的实践形态与内在逻辑。本文研究发现:农民家庭在城乡迁...
关键词:家庭城镇化 家计 家庭再生产 现代化转型 日常生活 
集群式治理:乡村产业集群再发展的实践逻辑
《中国农村观察》2024年第6期59-78,共20页雷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农村社区治理创新问题研究”(编号:22&ZD17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发展产业集群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方式,但其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本文以集群式治理为核心概念,构建“主体互动-空间调控-赋能集体-聚集创新”的分析框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郭家坝镇脐橙产业集群发展为案例,详细阐述该镇以“四季...
关键词:产业集群 集群再发展 集群式治理 集聚效应 政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