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

作品数:1455被引量:2286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四川地震》
主办单位:四川省地震局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地震M地震预报地震前兆强震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作者:程万正韩渭宾杜方黄圣睦胡先明更多>>
发文机构:四川省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天牛须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的砂土地震液化预测
《四川地震》2025年第2期1-6,共6页吕国军 王晨晖 王秀敏 袁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07231);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2375406D)。
为科学有效地预测砂土地震液化,采用唐山地区64组砂土地震液化实例,利用天牛须算法(Beetle Antennae Search Algorithm,BAS)和优化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的连接权值和阈值,建立基于BASELM的砂土地震液化预测模型。选...
关键词:地震 砂土液化 天牛须算法 极限学习机 
青藏高原东南缘M≥3.0及M≥4.0地震平静嵌套图像与强震活动分析
《四川地震》2025年第2期7-13,共7页孔令喆 祁玉萍 宫悦 宿君 陈梦蝶 
四川省地震局地震科技专项(LY2504)。
通过选取1970年以来中国地震台网记录到的M≥3.0地震,对青藏高原东南缘的M≥3.0及M≥4.0地震平静嵌套现象与强震活动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区域在强震发生前,通常会形成M≥3.0及M≥4.0地震平静嵌套的空间格局。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得出如...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南缘 地震平静嵌套 强震活动分析 
四川攀枝花南山地震台水管倾斜仪观测资料分析
《四川地震》2025年第2期14-19,共6页张小东 李红林 周朝晖 周丽 杨光远 赵薇 任宬屹 
为了对四川攀枝花南山地震台升级改造后的DSQ水管倾斜仪的稳定性和观测资料的可靠性进行评估,选取改造后的DSQ水管倾斜仪2022—2023年的观测资料,利用Venedikov调和分析、数据对比分析、同震响应分析等对地球固体潮记录情况、数据连续...
关键词:四川攀枝花 南山地震台 水管倾斜仪 内在精度 固体潮汐 
基于SVM的地震微博评价文本情感分类模型构建
《四川地震》2025年第2期46-51,共6页杨万里 宋娟 任烨 
上海佘山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重点课题(SSKP202301)。
为了获取地震灾后民众的情感变化情况,以关于2022年四川泸定Ms_(6).8地震的10万余条微博评论作为数据源,利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建立地震评价文本情感分类模型。通过多种核函数的模型比较,高斯核(g=0.3,C=10)时的SVM模型表现较好。通...
关键词:微博 支持向量机 地震 情感分类 2022年四川泸定M_(s)6.8地震 
基于西藏定日M6.8地震灾区人群特征的科普宣传策略探究
《四川地震》2025年第2期52-56,共5页陈治钢 
通过对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M6.8地震灾区的人群特征和科普宣传工作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为有针对性的科普宣传提供依据。结果发现:(1)灾区儿童与老人较为脆弱,面临逃生时的恐慌和后续心理调适等困境;(2)藏族人是M6.8地震灾区人...
关键词:西藏定日 地震科普 人群特征 科普宣传策略 
更换仪器和测量电极对成都地震监测中心站地电场观测的影响分析
《四川地震》2025年第2期20-26,共7页李雪浩 李国超 何思源 龚康 赵乃千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科研三结合课题(3JH-202401089)。
对比成都中心站更换地电场观测仪器前后和更换测量电极前后的观测数据,分别从仪器特性、数据内在质量和优势方位角进行分析,以此探讨更换仪器和测量电极对地电场观测的影响。结果表明:DCY-Ⅰ地电场仪能极大改善因观测仪器复位重启造成...
关键词:地电场 观测仪器 电极 成都地震监测中心站 
姑咱台DZW重力仪和燕子沟台gPhone重力仪对比观测分析
《四川地震》2025年第2期27-32,共6页田思留 李风懿 鲁楠楠 刘涛 阳光 赵霞 李杰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科研三结合课题(3JH-202401030)。
为优化重力仪器选择,提升台站地震监测能力,收集整理姑咱台DZW重力仪和燕子沟台gPhone重力仪2021—2023年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两套重力仪的记录情况、观测精度、稳定性和同震响应形态,结果显示两套仪器都能清晰完整记录到固体潮汐重力波,g...
关键词:DZW重力仪 gPhone重力仪 姑咱台 燕子沟台 
山西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站网监测效能评估
《四川地震》2025年第2期33-39,56,共8页李颖 王晶晶 陈慧 魏娅玲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科研三结合课题(3JH-202401010)、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2024010216);太原大陆裂谷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研究课题(NORSTY2022-04)。
山西省是全国建设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站最多的省份,为厘清其监测现状,为未来台网优化、仪器更新改造奠定基础,文章从观测背景、观测系统、观测数据质量三方面对山西省内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站网监测效能进行了全面评估。结果显示:70%以...
关键词:钻孔应变 观测站网 监测效能 评估 山西 
基于条带状高程法的澜沧江云南段流域地形地貌分析
《四川地震》2025年第2期40-45,共6页李圣 徐雨帆 卿元华 罗嘉铮 刘昌伟 刘婧楠 高骏 
四川省区域和国别重点研究基地东南亚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2023年度项目(DNY2304);云南省地震局青年地震科学基金项目(2024K03);云南省地震科技创新团队(CXTD202408)。
澜沧江云南段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地貌类型复杂,是进行地貌分析的有利地区。为明晰澜沧江云南段的地形地貌特征,基于30 m分辨率的ASTER GDEM数据和ArcGIS软件平台获取4条条带状高程剖面,并综合断裂构造进行了数字地形分析。结果表明:澜...
关键词:条带状高程 澜沧江流域 澜沧江断裂 维西—乔后断裂 
四川地区震群自动检测与活动特征研究
《四川地震》2025年第1期1-9,30,共10页宿君 龙锋 祁玉萍 陈梦蝶 孔令喆 
四川省地震局地震科技专项(LY2202);2024年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2024010107);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23033A)。
基于2010—2022年四川地震台网的正式目录,通过自主研发的震群自动检测程序,识别出四川地区130组震群活动。对识别出的震群活动进行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及参数计算,发现四川地区震群活动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丛集特征,震群活动频次随时间...
关键词:震群活动 自动检测 四川地区 中强地震 前兆震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