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作品数:4466被引量:159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主办单位:天津美术学院
最新期次:2024年6期更多>>
发文主题:艺术家艺术艺术形式艺术作品艺术创作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作者:邵亮路洪明王艺湘李本正姚风更多>>
发文机构:天津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上海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被引期刊=美术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托摩尼宝珠畏兽的形象释读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31-34,共4页曹璐 
山西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墓道西壁处出现了一例罕见的畏兽形象,即畏兽单手托盘,盘上有摩尼宝珠。通过分析摩尼图像在汉地的“珠化”以及佛教造像中畏兽群以神王像图式出现的情况,可以厘清托摩尼宝珠畏兽这种图式的形成过程和方式。同时...
关键词:北朝 畏兽 摩尼宝珠 珠神王 
意象相生——李骆公写意油画中的意象营造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9-15,共7页侯鹭辉 
一、李骆公与写意油画与西方艺术的科学性与写实性的形体造型不同,中国画画家的物象刻画往往不求形似,以画传情,体现出对“意”的追求。在油画这门艺术传入中国后,中国画家仍然没有停止对画面中“意”的向往,所以在面对油画这种舶来品时...
关键词:林风眠 写意油画 艺术理想 形体造型 中西方艺术 仕女形象 表现形式 不求形似 
文艺的真实性与政治的艺术性——论艾青的木刻文艺观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39-42,共4页孟令军 
木刻艺术与与现实世界、情感价值、政治表达、创新以及雕刻技法的五组关系构成了艾青的木刻艺术理念。在木刻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上,艾青认为,木刻应扎根于现实生活,它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记录,这种记录不是对现实的客观把握,而是对现实生...
关键词:艾青 现实生活 情感价值 木刻文艺观 
王雪涛名号与若干生平事迹略考——兼及王雪涛传世作品的题跋、款识与钤印研究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38-40,共3页马骁骅 
2022年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和旅游研究重点项目“王雪涛传世作品上的题跋、款识与钤印研究”(批准号:HB22-ZD021)的研究成果。
王雪涛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花鸟画家,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长期以来,各类出版物中关于王雪涛名字与生平事迹的记载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并结合王雪涛传世作品上的题跋、款识和钤印,对于王雪涛名字的由来...
关键词:王雪涛 花鸟画 题跋 生平事迹 
再现与表现之间:1948年后李斛的创作转向——兼谈时代情绪下中国画的创作与受众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33-39,共7页刘其让 
1948年底,李斛开始了北方之旅。对他而言,艺术场域的变动相较于生活空间的转换更具挑战性。他在此后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既有《关汉卿像》《齐白石像》等名作传世,也有《广州起义》这样不符合时代期许的作品。几经沉浮,在创作生涯的后期...
关键词:再现 表现 李斛 时代 中国画 
“艺术报国”:抗战时期徐悲鸿在国内西南与南洋的路线及艺术活动探微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26-31,共6页张鹏 汤云鹏 
云南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人文社科类重点项目《“艺术报国”——抗战时期徐悲鸿从南洋到国内西南区域的艺术活动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C-22223019)。
抗战时期的艺术活动是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中极特殊的阶段,而徐悲鸿正是这一时期艺术家的典型代表。1936年至1945年,徐悲鸿的活动区域主要遍及国内西南与南洋区域,其活动路线虽有个人的选择的因素,但更是历史的必然。因此,本文将着眼于历...
关键词:徐悲鸿 抗战时期 艺术报国 国内西南与南洋 艺术活动 
中西比较视域下徐悲鸿人体素描师承与意图辨证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32-38,共7页欧阳博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美术作品与民族形象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YBYS193)。
当下学界关于徐悲鸿的研究已日渐深化,然相关成果多集中于言其中国画改良艺术理念和现实主义美术教育思想等方面,关于其创作本体语言的探讨,尤其是针对其海外留学时期创作的大量人体素描作品的专题研究尚属薄弱环节,亟待就其师承脉络、...
关键词:徐悲鸿 人体素描 师承脉络 研习意图 中西比较 
从“气韵”到“灵韵”——古典视域下的木雕创作及其跨文化审美选择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70-75,共6页宋天琦 
在艺术鉴赏和批评领域中,“气韵”与“灵韵”两词看来相似,实则却代表着中西方文化背景下两种不同的艺术品评标准,前者诞生于古典时代,后者则是工业时代的产物,但在深层次中,二者却有着微妙的联系和共性。在工业化的机械时代,随着复制...
关键词:木雕 古典审美 灵韵 气韵 传统材料 
惟妙惟肖摹外形,穷理尽性写精神:曾鲸人物画造型观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50-58,共9页李俊 
曾鲸是一个技法非常全面的画家,又不同于一般职业肖像画家。他受到西洋艺术的启发,在传统“江南法”与白描肖像的基础上,创造了“墨骨傅彩”的新技法。同时,曾鲸更重要的贡献是他站在传统“形神论”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特有的造像取形方...
关键词:曾鲸 肖像画 造型观 惟妙惟肖 
历史画选题的价值观引领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7-9,F0004,共4页曹刚 
历史画是美术创作中具有教育功能的门类,在世界美术史上有过很高的学术地位。本文从历史画的概念界定和历史沿革入手,分析历代经典作品在选题方面的价值观取向,重点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画选题进行了剖析和解读,研究其价值观引领作用...
关键词:历史画 选题 价值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