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作品数:1525被引量:3406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张伶伶石铁矛袁敬诚黄勇张健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发文主题:建筑城市景观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具身性”幼儿园活动空间营造
《城市环境设计》2025年第2期19-26,共8页付瑶 刘乐鸣 林佳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因素效价的老幼复合社区服务设施决定机制研究——以沈阳为例”(编号:52278031);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省社区‘一老一小’服务设施现状调研与设置决策研究”(编号:L21BSH012)。
随着幼儿教育理念的演进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幼儿教育环境的设计逐渐迈向以儿童体验为核心,强调空间环境应顺应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支持幼儿通过身体探索世界。在此背景下,具身认知理论为幼儿建筑空间设计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该理论强调...
关键词:具身认知 幼儿园 室内活动空间 认知发展 空间设计 
室内设计中皮革材料的功能性分析与创新应用
《中国皮革》2025年第4期32-35,40,共5页张鹏 
2020年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平台专项课题(JYJPZX20-11)。
本文详细分析了皮革在室内设计中的多样化应用及其潜力,并强调了创新与可持续性的重要性。皮革因其美观性、耐用性、舒适度以及温度调节功能等特性,在室内设计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涵盖了家具、壁纸、照明装置以及地面材料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室内设计 皮革材料 皮革功能 环保理念 
青岛滨海浴场景观测度特征与视觉感知评价研究
《景观设计》2025年第2期18-21,共4页孙冬 杨芊睿 郝维浩 姬翔 吕美 
辽宁省服务地方项目“基于城市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城市风貌特征测度与品质提升研究”(JYTMS20231560)。
作为城市滨海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海浴场的景观特征与公众感知评价对提升滨海空间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以青岛市五个滨海浴场为研究对象,应用语义分割技术识别样本中的景观要素,量化景观物理特征,探究景观特征对视觉感知、网络评价的影...
关键词:滨海浴场 景观测度特征 视觉感知评价 网络评价 
辽河流域NDVI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气候响应性
《生态学杂志》2025年第4期1321-1333,共13页杨孟秋 朱玲 王睿 胡振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8307)资助。
全球气候变化会对区域植被变化产生影响。研究流域植被NDVI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能够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及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基于地理微域分异视角,本研究构建了具有辽河流域(辽宁段)特色的地理单元,运用GIS等软件对2000—2...
关键词:地理单元 辽河流域 归一化植被指数 植被变化 气候因子 
“空间-社会”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形态识别-优化-验证方法研究
《中国园林》2025年第4期40-47,共8页唐天鹏 哈静 陈思思 王雯思宇 张志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8419);辽宁省教育厅重点课题(LJ212410153004)。
空间形态体现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内在组织规律,揭示了历史文化街区在结构与社会功能方面的内在联系。然而,纯粹依靠空间途径解决社会问题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为此,以张家口市堡子里为例,整合GIS与空间句法分析技术,从“空间-社会”视角...
关键词:风景园林 历史文化街区 空间形态 空间句法 GIS 
浅谈因子分析法在儿童友好博物馆空间设计方面的应用
《建筑与文化》2025年第3期172-174,共3页梁妍 满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儿童教育话题进入大众视野,博物馆空间也成为儿童在校外进行学习的大多数选择。儿童友好的博物馆空间需要具有教育性、探索性、互动性等特点,文章根据国家、省市级政策以及相关理论确定指标后,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儿...
关键词:儿童友好 因子分析 博物馆空间 教育 
景观农学理论下马尔可夫模型在城镇历史景观中的应用探究——以聊城市苫山村为例
《园林》2025年第3期41-48,共8页孙振帮 赵长博 王术辉 
自2008年开始,欧洲学者尝试采用景观农学理论平衡城镇历史景观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利用景观农学理论下的马尔可夫模型对城镇历史景观中的历史景观格局进行模拟,并站在环境保护的角度对城镇历史景观的发展提出建议。回顾有关城镇历史...
关键词:城镇历史景观 景观农学 马尔可夫模型 历史景观格局 
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营造策略研究
《四川建材》2025年第3期77-79,共3页尹鑫彤 于胜男 王大可 林郁 赵大钢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校级科研-基于场所精神的长春一汽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营造策略研究(校科字[2020]040号)。
一汽历史文化街区营造过程中,将可持续性贯穿于策划全程,提高了公共空间的质量和环境友好性并获得了广泛认可。通过诠释场所精神的概念和定义,剖析一汽街区的发展史及场所精神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应用,解读场所精神与文化街区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场所精神 历史文化街区 公共空间 营造策略 可持续性 
健康干预导向的寒地滨水建成环境空间详细规划导控体系研究
《华中建筑》2025年第3期115-120,共6页袁敬诚 董潇迪 王羽格 齐彤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街区气候适应性蓝绿空间布局优化与减碳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22YFE0208700-03)。
寒地城市滨水建成环境目前已无法满足人们健康干预的期望,并缺少能够精细化指导更新设计的指标体系与有效的健康干预方法。该文以沈阳市为例,利用决策树与回归分析算法测度出环境干预指标对健康绩效的影响权重与各环境干预指标在健康绩...
关键词:健康干预 寒地滨水建成环境 机器学习 导控体系 
人本导向的老旧火车站域空间更新设计研究——以廊坊北站站域空间为例
《华中建筑》2025年第3期131-136,共6页蔡新冬 王丹美 王建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微观视角下寒地韧性城市形态量化分析与评价体系研究”(编号:52478024);辽宁省教育厅科学重点项目——辽宁滨海新区居住街坊低碳形态研究(编号:JYTZD2023158)。
针对中小城市老旧铁路客运车站在城市中地位下降,导致周边区域空间衰败的现象,以廊坊北站区域为例,探索以“人本”为导向,将数字化分析技术与传统城市设计理论深度融合的精准化城市更新设计方法。宏观层面基于视域联系构建空间结构;中...
关键词:联系理论 站域空间 行人仿真 城市更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