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文学艺术传播学院

作品数:59被引量:9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刘秀兰刘丽华李建栋陈希荣隆志秀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主题:唐代论略文学创作艺术风格诗意更多>>
发文期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甘肃社会科学》《新闻知识》更多>>
所获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文学理论教程》被引量:2
《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29-30,28,共3页李胜利 
美国文艺理论家杰拉尔德·格拉夫曾说 ,现今“决定文学理论的是政治协商 ,而不是理性的思考”。我国的情况是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说的无限扩展来替代文学理论的建构。实践证明 ,新的文学理论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美学这两块基石之...
关键词:现代文学理论 建构 《文学理论教程》 
美学哲学层次上的《老人与海》被引量:7
《社科纵横》2004年第1期91-92,共2页李胜利 
《老人与海》正如海明威所预期的那样包含意味了许多东西。《老人与海》中的悲剧意识是海明威剧审美方式的完美体现 ,它是海明威式的 ,也是现代意义上的悲剧意识 ,它不乏忧患、哀怨和进取的精神。海明威用桑提亚哥的遭遇表明 :人生的悲...
关键词:美学 哲学 <老人与海> 
魏收生年补证被引量:1
《开封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21-25,共5页李建栋 陈希荣 
从"寻"、"俄"二字所连接的前后时间跨度进行考索,认为魏收于普泰二年(532年)兼中书侍郎的可能性很大。然后又从"及"字所连接的时间段前后的转换出发,用反证法证明魏收于正光三年(522年)随父赴边时必为16岁。此结论与诸史书中关于魏收于...
关键词:魏收 北齐 史学家 出生年代 中书侍郎 随父赴边 永熙二年 普泰二年 公元507年 
印刷资本主义的兴起与英-印文学交往关系被引量:3
《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2期1-6,共6页梅晓云 
印刷资本主义的兴起对书写文明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在英 -印文学关系中 ,更是起到别的历史条件不能起到的作用。英国文学自 1 7~ 1 9世纪以来的巨大成就、英国哲学与思想的传播 ,印度现代文学的兴起 ,以及两国文学的交往关系 ,都与此...
关键词:印度文学 文学关系 广泛 现代文学 英国文学 启蒙 兴起 英国哲学 交往关系 历史条件 
贾岛诗风及其构建艺术
《固原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12-15,共4页张文利 
贾岛诗歌的主体风格应是平淡之中见深警,这种风格的形成得力于他自觉的艺术追求及禅宗思想的影响。贾岛构建这种主体风格的艺术手段主要体现在深刻发掘,得常人难得之体认;以意为主,以形显神;情感物化,以景写情;于细微处体认出奇等四个...
关键词:贾岛 《长江集》 平淡 深警 直觉感悟 诗歌风格 构建艺术 禅宗思想 
唐传奇与进士被引量:1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52-53,共2页杨欣 
传奇如一朵瑰丽的奇葩 ,呈现出唐代文人开放的精神面貌与个性风采 ,展现出唐代女性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唐传奇 进士 女性魅力 精神面貌 个性风采 艺术形象 
从“妙悟”在禅宗史的发展轨迹看妙悟说的内涵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28-32,共5页唐瑛 
“妙悟”是我国古典文论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文论范畴 ,它集中体现了禅宗美学思想在古典文论领域里所展现出的魅力四射的审美民族特点 ,本文通过对“妙悟”说在禅宗史上的发展轨迹及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的论述来阐述笔者对严羽“妙悟”
关键词:妙悟说 禅宗 美学思想 诗歌 严羽 文学创作 中国古典文论 
现代化背景下的新闻教育问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81-85,共5页李晓洁 
陕西省教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新时期新闻文化问题研究" ( 99JK0 2 4 )
在检讨当下新闻教育的特点与问题时 ,多数学者乐于从外部找寻症结。本文则由“问题意识”引导 ,深入到新闻教育中知识框架的缺憾层面 ,陈示矛盾 ,提出相对的现代性解释。文章认为 ,现代性的新闻教育应当是一种能够涵化各种矛盾的教育 ,...
关键词:新闻教育问题 新闻界定 新闻价值 大众通俗新闻 社会情报学 
涉及《梅花》诗案中的两句诗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17-18,共2页房日晰 
南宋文学家刘子翚《汴京纪事》之七“空嗟覆鼎误前朝,骨朽人间骂未销。夜月池台王傅宅,春风杨柳太师桥。”对北宋误国六贼中的蔡京、王黼作了尖锐的讽刺,后在仕人中则有将“夜月池台王傅宅,在风杨柳太师桥”改为“秋雨梧桐皇子宅,...
关键词:南宁 罗大经 刘克庄 《梅花》诗案 史弥远 《汴京纪事》 诗歌 《江湖诗集》 刘子Hui 
张先与晏殊词之比较被引量:2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98-103,共6页房日晰 
陕西省教委专项科研基金项目 :"宋词比较研究"(HA980 0 2 9)
张先词注重客观描写 ,晏殊词注重主观抒发 ;晏殊词喜用“情”字 ,张先词善用“影”字 ;晏殊继承了南唐词 ,张先在继承南唐词风的基础上 。
关键词:张先 晏殊  比较研究 南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