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理论

作品数:116被引量:20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昕揆周宪董学文张清民朱丕智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前景化:布拉格学派的诗艺与政制
《文艺研究》2025年第1期81-93,共13页杨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民族国家的塑造与布拉格学派美学研究”(批准号:22BZW04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斯拉夫文论经典汉译与大家名说研究”(批准号:17ZDA282)成果。
“前景化”是现代文学理论的重要概念,也是布拉格学派的核心观念。前景化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到重新阐释:一方面,这是布拉格学派对彼时捷克文学作品的解读,通过这样的解读,布拉格学派悄然介入了捷克民族复兴运动,因而,前景化的实质是...
关键词:现代文学理论 重新阐释 布拉格学派 西方诗学 诗艺 前景化 赫尔德 核心观念 
现代文学理论译著副文本:在民族性与现代性之间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8期157-157,共1页李家军 范军 
现代时期,文学理论译著版式、图像、附录等副文本发生了深刻的现代性变革。现代性的冲击和民族性的裂变,现代文学理论译著副文本的视觉符号被重新语境化,一方面通过抽象的线条、图画和汉字的美术化突出视觉冲击力;另一方面又引入文学理...
关键词:文艺理论家 副文本 现代文学理论 视觉化 原著者 重新语境化 译著 视觉符号 
是谁在向我们讲诉古老的故事?
《世界博览》2024年第6期74-77,共4页彭李菁 
“文学”和“口述传统”似乎一直以来都是被截然区分的。前者属于风雅名士们大谈“文本”“互文性”和“文学写作手法”(现代文学理论三大基石)以及街巷之谈中津津乐道作者八卦的对象。后者则似乎是人类学家们去乡野之地收集的“活化石...
关键词:现代文学理论 口述传统 希腊罗马神话 高雅文学 《旧约》 《诗经》 互文性 风雅 
中国文学本质论话语建构:现代生成与当代演变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5期50-51,共2页赖大仁 张雨舟 
无论西方文论还是我国文论,文学本质论都是一个现代文学理论问题。从我国现当代文论学术史来看,文学本质论在现代文论转型中生成,开始了各种不同路径的理论探讨,到了当代文论中更是成为核心问题,不断走向系统性的理论话语建构,形成了文...
关键词:现代文学理论 文学本质论 当代文论 文论转型 西方文论 历史演变过程 话语建构 不同路径 
以中国古代文学视角发掘“非虚构叙述”的价值
《中国故事(传统)》2023年第5期27-32,共6页张震 
非虚构叙述是当代文学内部的缠变,对它的研究大都限于现代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有丰富文学资源和独特发展路径,从中国古代文学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一概念,或能得出新的启发。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 现代文学理论 虚构叙述 当代文学 发展路径 视角 
俄罗斯文论的关联体制——季哈诺夫论现代文学理论的诞生与终结被引量:1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2年第5期130-137,共8页郭靖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俄语巴赫金学重要文献整理与研究”(19AZD0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保加利亚裔英国学者季哈诺夫在其新著《文学理论的诞生与终结:俄罗斯内外的关联体制》中,将现代文学理论定义为诞生于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终结于20世纪80年代、受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关联体制”影响而成的历史产物。他立足于“激...
关键词:季哈诺夫 现代文学理论 俄罗斯文论 文学理论的诞生与终结 
现代文学理论在中东欧的兴衰——兼论穆卡若夫斯基与雅各布森被引量:1
《江西社会科学》2020年第9期90-96,共7页 刘丹(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斯拉夫文论经典汉译与大家名说研究”(17ZDA282)。
在书写文学理论与批评史以及文学思想史时,可以采用多个视角,而其中一个就是勾勒出不同学者之间的人际交往图。研究穆卡若夫斯基和雅各布森这两位文学理论家之间的关系,从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宽泛语境中探究其关系的转变,进而将这种转变置...
关键词:穆卡若夫斯基 雅各布森 中东欧 布拉格学派 结构主义 
历史转变中的二元对立--对1915-1949年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建构的社会性考察被引量:1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19-25,共7页王健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历史经验研究”(18ZDA278)。
文学理论的构建不仅包含了文学的自觉,还包含了时代中形成的社会性诉求。新文化运动是诸多激进知识分子立足个体性的理想主体探索新的社会结构的尝试,它以文学为阵地形成了一系列二元对立。新文化运动之后,文学所承载的思想革命和社会...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理论 理论建构 二元对立 新文化运动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俄罗斯新诗被引量:8
《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3期137-157,共21页 黄玫(译) 周启超(节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282)。
《俄罗斯新诗》是罗曼·雅各布森第一部重要诗学专论。这部专论研究俄罗斯未来派诗人赫列勃尼科夫诗歌语言的特征。雅各布森认为,赫列勃尼科夫诗歌语言的特点,就是其所运用的一系列艺术手法的集合。雅各布森列举了赫列勃尼科夫创作中平...
关键词:文学性 文学学 俄罗斯形式论学派 现代文学理论 
现代文学理论与现代艺术实践的互文性考察
《参花(上)》2019年第10期54-54,共1页王理香 
现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式以文学本质原理为基础,而现代艺术则以实践为主要内容。这两者虽然构成不同,但是无法阻断其互通的紧密联系。本文将对二者互文性关系进行考察探究,旨在为现代艺术未来发展趋势提供更坚实的理论基础,二者的融合也...
关键词:现代文学理论 现代艺术实践 互文性 考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