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作品数:4196被引量:34971H指数:66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丁立生张帆李东闫志英李旭东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主题:化学成分小麦微生物化学成分研究两栖动物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云南冷凉地区小麦盖魔芋套种玉米栽培技术
《耕作与栽培》2025年第3期128-130,共3页程加省 赵德宏 刘列 王志伟 乔祥梅 王志龙 黄廷芝 程耿 于亚雄 
云南省麦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云农办科〔2019〕243号);云南省重大生物专项计划-生物种业与农产品精深加工专项(202102AE090014-4);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项目(202205AD160033);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昆明综合试验站(CARS-3-96);国家农业重大科技项目(NK20220607)。
为在云南冷凉地区有限土地上实现粮食—饲料—经济协同发展,利用小麦耐寒抗旱及小麦与魔芋、玉米、辣椒、马铃薯生长季不同的特点,通过在魔芋上面浅播小麦,精细玉米、辣椒、马铃薯墒宽,形成魔芋上面种小麦,轮间作玉米、辣椒、马铃薯的...
关键词:小麦 魔芋 玉米 轮间作 
两头蛇 三年间,"发现"三个新物种
《博物》2025年第5期54-57,共4页戴智龙 蔡波 杨浩炫 
两头蛇是一类穴居的无毒小蛇,虽不怎么出名,却是蛇类家族中数量众多的一支。近几年,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了2个两头蛇新种,还有一个被前人错认的物种得到了澄清。3种“新”蛇的发现过程,既有严谨、扎实的研究,也有意外巧合。
关键词:新物种 发现过程 科研人员 两头蛇 蛇类家族 
制曲专用小麦研究进展
《农业与技术》2025年第7期1-5,共5页易卓林 靳艳玲 张婧 卢玥 赵海 
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浓香型和酱香型白酒重要原料-小麦等的质量安全评估和预警体系的构建”(项目编号:2023YFS0445)。
小麦作为我国名优白酒的主要制曲原料,其品质通过生料发酵方式直接影响白酒的风味与质量。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白酒品质的要求日益提升,进一步推动了白酒企业对专用制曲小麦需求的增长。然而,目前...
关键词:制曲小麦 品质 影响因素 改良 
薯类作物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耕作与栽培》2025年第2期67-72,共6页刘佳怡 赵海 靳艳玲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CARS-10-GW24);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2022YFN0043)。
甘薯、马铃薯、木薯等薯类作物是我国粮食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其根际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对薯类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薯类作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影响因素和农业生产应用三个层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薯类作物根...
关键词:薯类作物 根际微生物 抗逆抗病性 应用技术 
浓香型中高温大曲制作过程中细菌群落变化研究
《酿酒》2025年第2期104-108,共5页张春英 张子怡 杨涛 武志强 李国友 
中国白酒技术创新战略发展委员会科研项目202106。
本研究采用基于绝对定量的三代扩增子测序方法,研究了浓香型大曲制作过程中的细菌群落变化。结果表明,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为优势细菌门;假诺卡氏菌目、肠杆菌目和乳杆菌目为优势细菌目;假诺卡氏菌科、肠杆菌科、乳杆菌科、芽...
关键词:浓香型中高温大曲 高通量测序 绝对定量 细菌群落 演替规律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两栖动物多样性及其海拔分布格局
《四川林业科技》2025年第2期1-12,共12页汤开成 孙菱 王家才 陈青枫 范月峥 石天权 李媛 
保护国际基金会(108153/6009495)。
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及驱动因素是近年来保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两栖动物作为受胁最严重的脊椎动物类群,迫切需要得到有力的保护和持续的监测。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横断山区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具有复杂多样的生境类型和...
关键词:两栖动物 瓦屋山 物种多样性 G-F指数 海拔分布 
湖北省无尾两栖动物三新记录种与宜章臭蛙湖北种群的补充描述
《四川动物》2025年第2期169-183,共15页李茂良 胡昌昊 董俊材 李辰亮 吕植桐 姜德纯 李家堂 
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能力建设项目(KFL-BRP-017-086);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2021370);中国科学院生物分类学科学家岗位项目(CAS-TAX-24-052,CAS-TAX-24-051)。
2023年4—7月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采集到一系列蛙科Ranidae与角蟾科Megophryidae物种标本,经形态学比较和基于线粒体16S rRNA基因部分片段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发现中华湍蛙Amolops sinensis、贵师掌突蟾Leptobrachella yunyangen...
关键词:掌突蟾属 布角蟾属 臭蛙属 湍蛙属 新记录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胡椒中一个新的酰胺类生物碱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5年第2期261-270,共10页吕亚东 胡卫成 李甫 
海南省重点研发专项项目(ZDYF2024XDNY177)资助。
为促进胡椒资源功能成分开发利用,对胡椒中酰胺类生物碱的化学组成和体外抗炎活性开展研究.通过硅胶柱色谱和制备型液相色谱柱等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胡椒(Piper nigrum)9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
关键词:胡椒 酰胺类化合物 抗炎活性 
短小芽孢杆菌诱变选育及其应用
《酿酒科技》2025年第3期60-64,共5页邓霞婵 杨洋 陶勇 袁思棋 
为了获得高酯化力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ARTP)对实验室保藏的短小芽孢杆菌进行诱变育种,并将诱变成功的菌株Y4m应用于白酒的固态发酵。出发菌株Y4经过ARTP诱变,采用透明圈法初筛及酯化酶活力测定法...
关键词:酯化酶 诱变育种 固态发酵 短小芽孢杆菌 
农药在作物生产中的作用及其消减方法
《农业与技术》2025年第5期54-59,共6页靳艳玲 易卓林 陈爽 赵海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项目(项目编号:CARS-10-GW24);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项目编号:2022YFN0043)。
农药是保障农业生产的双刃剑,可以防治有害生物、稳定作物产量,但又可能污染环境,导致一系列食品安全隐患。本文综述了农药对保障作物产量的作用、影响农药自然降解的环境因素以及采后消减农药残留的方法,并分析了其中潜在的问题,以期...
关键词:农药 作物 产量 降解 消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