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112被引量:27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潘顺刘新全魏运才张玲玲屈会涛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主题: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政课儒家工匠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东省高校科研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孟子性善论及其现代道德教育启示
《济宁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23-29,共7页谢狂飞 
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一般项目“高校思政课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故事研究”(22VSZ058);2023年山东省社科联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儒家美德伦理视域下高校思政课育人有效性研究”(2023—DYZX—53)。
对孟子性善论的探讨不能仅仅限于思辩理性意义上的形式逻辑证明上,而应该深入到生命学问意义上的生命良心良知直接体仁践仁的感悟上。孟子性善论是与孔子之仁的思想息息相关的,孟子性善论直接传承自孔子之仁的生命智慧。孟子性善论既包...
关键词:孟子 性善论 现代德育 
党建引领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治理的激励机制探析
《农村农业农民》2025年第3期57-60,共4页潘顺 
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CFZJ47)。
建立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必须立足于纵向的组织化动员和横向的关系型动员,发挥集成协同作用,完善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治理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探索必须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长河中去寻找源头,在乡村社...
关键词:党建引领 社会力量 乡村治理 激励机制 
新时代劳动实践精神的传统伦理内蕴及现代启示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73-77,共5页谢狂飞 
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一般项目“高校思政课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故事研究”(22VSZ058);山东省社科联202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儒家美德伦理视域下高校思政课育人有效性研究”(2023—DYZX—53)。
劳动实践精神不仅需要以理念的形式存在于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而且需要以道德教育的重要实践内容作用于思政课立德树人的育人过程。新时代劳动实践精神有着深厚的传统伦理根源,对处理好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现代道德启...
关键词:劳动实践精神 传统伦理内蕴 启示 
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清理“黑地”运动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40-53,共14页刘新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政治社会化视域下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建构研究”(19YJC710046)。
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出现了隐瞒地亩的“黑地”问题。在为了缓解财粮压力,保证抗日供需,调整群众粮赋标准,完善征收体制目的的驱动下,根据地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对“黑地”进行了清理。“黑地”问题原因复杂,既有历史与现实因素...
关键词:华北抗日根据地 “黑地” 根据地财政 合理负担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价值与培育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9-24,共6页谢狂飞 
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一般项目(22VSZ058);山东省社科联人文社会科学课题(2023-DYZX-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型人才,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起来的新时代工匠精神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具有“成己”与“成物”的张力结构,具有独特而强大的创新精神,是浸润道德伦理的生命学问。新时代工匠精神具有...
关键词:工匠精神 现代价值 好学 成德 践履 
“两个结合”视域下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提升
《枣庄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7,共7页卢衍鹏 范艳茹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儒家文化的理论探索和山东实践”(项目编号:17CDSJ11);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智库重点项目“新时代青年文化自信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zkzd-011);部省共建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研究课题“山东传统文化资源育人研究”(项目编号:XMS20);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枣庄学院青檀学者人才项目阶段性成果。
“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要科学把握“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与内在规律。从生成向度看,“两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赓续与创新,它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
关键词:“两个结合” 儒家文化 守正创新 文化自信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实践智慧探析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117-120,共4页谢狂飞 
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一般项目“高校思政课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故事研究”(22VSZ058);山东省社科联202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儒家美德伦理视域下高校思政课育人有效性研究”(2023-DYZX-53)成果。
实践智慧是工匠精神的内核。工匠精神的实践智慧注重以人为本,道技合一。工匠精神既需要传承其自身的道技传统,又需要体现新时代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应用的时代精神。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实践智慧注重知行合一,也注重新时代工匠技艺传承的...
关键词:工匠精神 实践智慧 新时代 现代价值 
朱熹伦理思想探析及其现代思政课启示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01-109,共9页谢狂飞 
202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故事研究”(22VSZ058);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路径研究”(22YJA710031);2023年山东省社科联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儒家美德伦理视域下高校思政课育人有效性研究”(2023-DYZX-53)。
朱熹重视人的内在美德建构,其涵养德性、熏陶气质的道徳修养方法是对儒家伦理实践智慧的进一步完善。朱熹通过融会儒家美德伦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建构了极具现代道德教育启发意义的伦理教育思想体系。朱熹伦理思想建立在“性即理”的基...
关键词:朱熹 伦理 思政课 启示 
乡村振兴背景下石榴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新农民》2024年第26期13-15,共3页张欣 
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为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通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融合,逐渐提高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乡村经济转型。本文分析了发展石榴产业的意义,指出石榴产业发展面临的机...
关键词:石榴产业 乡村振兴 石榴种植 
山东枣庄“伏羊节”习俗的调查与研究
《枣庄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101-109,共9页王明远 
山东枣庄地区“伏羊节”习俗作为新近被发明出来的新传统在当地造成很大影响。从叙事学的视角,结合历史地理的研究,采用文献法、参与观察法和无结构访谈法,研究发现:枣庄人吃羊肉喝羊汤的习俗在地方知识精英建构的文化想象、商家个人的...
关键词:传统的发明 文化再生产 “伏羊节” “喝伏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