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作品数:152被引量:14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王平陈刚张仁里姜若瑜罗宇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主题:演员表演戏剧表演戏剧表演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歌海》《当代电视》《电影艺术》《中国音乐》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悲剧性英雄的当代塑造——评话剧《张居正》
《戏剧文学》2025年第3期122-128,共7页尉恒维 
《张居正》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2023年上演的历史剧,改编自同名小说《张居正》。该剧通过个人奋斗与时代悲剧对比塑造了张居正这一角色的英雄性;通过价值理想的幻灭呈现了张居正这一角色的悲剧性;通过创作历史寓言的方式凸显了张居正这...
关键词:话剧《张居正》 悲剧英雄 小说改编 形象塑造 历史寓言 
失落记忆·历史伦理·人道主义:《里斯本丸沉没》的纪录框架
《电影文学》2025年第6期144-148,共5页赵矜斯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当代中国话剧作品评价体系与质量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1ZD13)子课题阶段性成果。
《里斯本丸沉没》的纪录框架可被概括为对失落记忆的挖掘、对历史伦理的辨明和对人道主义的赞颂。通过这三个维度探究《里斯本丸沉没》的纪录框架,分别表现为影片直面历史,指出遗忘是一项不被允许的举动,以情感的感知和共振,让观众走入...
关键词:《里斯本丸沉没》 纪录片 历史伦理 
创伤与救赎:英格玛·伯格曼导演的创伤叙事
《电影文学》2025年第6期83-87,共5页陈南飞 
英格玛·伯格曼执导的电影具有鲜明的创伤叙事特征。通过长镜头、特写、背景音乐、对话等电影语言,创伤叙事得到了影像呈现,观众可加深对创伤记忆的理解。电影中无论是对亲情的探索、对爱情的执念还是对宗教信仰的怀疑,都体现了创伤叙...
关键词:英格玛·伯格曼 创伤记忆 创伤叙事 
传承与探索 表演教学中关于“观察生活练习”的思索
《中国戏剧》2025年第2期88-90,共3页依克桑·塔依尔 
观察生活,是表演教学过程中基础且至关重要的一环,伴随演员创作角色的全过程。以中央戏剧学院张仁里教授为代表的教学团队,曾以“观察人物练习”为名,在其所教授的表演系八零班进行过一次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然而,“观察人...
关键词:中央戏剧学院 表演教学 教学成果 表演系 教学改革 教学团队 张仁里 观察人物 
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呈现与“破圈”传播——以非遗类文化节目为例
《传媒》2025年第3期36-38,共3页尉恒维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戏剧影视‘高峰’作品创作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1ZDA07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精神。本文以非遗类文化节目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文化类节目中的创新呈现与“破圈”传播策略,并基于对内容与传播创新的探讨,对非遗技艺类节目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文化类节目 非遗传承 视听传播 跨界融合 技术赋能 
浅谈艺术类高校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在新时代艺术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
《艺术教育》2024年第9期56-59,共4页王伯正 尹玲 
中央戏剧学院“星火计划”——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十周年研究专项成果。
在艺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除了思政课程发挥主渠道作用之外,第二课堂实践育人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拓展,能够丰富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同时,灵活生动的授课方式更能有效促进知识入脑入心。文章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
关键词:第二课堂 实践育人 文艺铸魂 文化繁荣 
独白训练中的困境与破局
《艺术教育》2024年第8期190-194,共5页盛子明 
独白训练作为我国表演专业台词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综合运用角色台词塑造的内外部创作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在言语创作中的想象力,增强学生在角色台词塑造中情感体验的能力。然而在现实中,学生往往在独白训练中陷入表演...
关键词:独白训练 言语创作 表演情绪 言语动作 
从《青蛇》到《白蛇传·情》:戏曲电影的“破”与“立”
《电影文学》2024年第13期163-166,共4页尉恒维 
作为中国古典艺术代表的戏曲和作为舶来品艺术的电影,两者相互影响、融合和发展。电影赋予戏曲艺术以新的媒介表现形式,戏曲充实电影类型。戏曲电影是戏曲与电影有机融合的产物,兼具戏曲和电影的艺术特质,以新的艺术形式重塑传统文化内...
关键词:戏曲电影 媒介空间 电影美学 
“在场性”的消解与重构:线上戏剧表演艺术特性的再界定
《四川戏剧》2024年第6期56-60,共5页乐音 
线上戏剧虚拟的演剧空间为戏剧表演艺术的当代呈现赋予了新的形态。然而,线上戏剧基于“虚拟在场”而生的“在场性”,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传统观念中戏剧观演所需的“场”的基础。从“肉身在场”向“心理在场”发展的观演形态革新,也直接...
关键词:线上戏剧 戏剧表演艺术 在场性 观演互动 
古诗词演唱的声乐表演教学探索——以《一剪梅》新唱为例
《艺术教育》2024年第6期107-110,共4页王平 
美国加州圣荷西艺术市政厅基金:科研国际合作项目《中国诗词多元化演唱研究》阶段性成果(San Jose,California Arts Town Hall Fund Project,USA),项目编号:EDUZH130076。
音乐演唱和戏剧实践是两种不同风格、种类的艺术表达形式,但二者又有着显在的关联。音乐强调对声的表达,戏剧艺术强调对戏的表现。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古诗词《一剪梅》传统、现代的不同演唱版本,探讨两者的异同,并结合古诗词演唱的声乐表...
关键词:古诗词 《一剪梅》 声乐演唱 戏剧表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