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作品数:18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主题:《海上花列传》故乡《诗源辩体》诗学观《长恨歌》更多>>
发文期刊:《邢台学院学报》《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晋中学院学报》《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江西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江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虞喜《志林》到《东坡志林》
《中国苏轼研究》2019年第2期203-216,共14页江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苏轼散文研究史”(11CZW034)
"志林"之为书名,最早出自东晋虞喜。据《晋书·虞喜传》,虞喜"为《志林》三十篇"[1]2349。严可均称虞喜"有《志林》三十卷,《广林》二十四卷,《后林》十卷"[2]1932。这些作品大多失传。严氏从《吴志》注中辑得的《孙讨逆杀于吉事〈江表...
关键词:《东坡志林》 江表传 虞喜 吴志 严可均 
论《诗源辩体》的汉魏诗学观
《人文论丛》2012年第1期73-79,共7页龚贤 
在主张文学复古的道路上,明代'后七子'代表人物李攀龙认为,'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明史·李攀龙传》)较'前七子'更绝对。李攀龙等人互相标榜,广立门户,声势浩大,把明代文学的复古思潮推向极端。李攀龙诗歌,'务以声调胜...
关键词:诗学观 诗源辩体 诗歌发展 许学夷 徐祯卿 诗体规范 
《海上花列传》的研究特征分析
《邢台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78-79,共2页欧阳丽花 
对研究《海上花列传》的成果作了一番详实的搜集和梳理。作者认为《海上花列传》的研究大体呈现出具有明显特征的四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对相关史料进行一些收集和整理,是研究的基础时期。第二时期是开辟研究领地的重要时期,对小说研究有...
关键词:《海上花列传》 研究特征 分析 
论《海上花列传》中转型上海社会的世俗人生被引量:1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71-73,共3页欧阳丽花 
韩子云以原生态的视角叙述了上海社会转型期市民的真实生活图景,以深刻细腻的笔触描摹了蕴涵转型性质日常性的世俗人生,从而更深切地触摸到近代上海的社会面貌。
关键词:《海上花列传》 上海 世俗人生 
论唐声诗与词的关系及词体的形成被引量:2
《文学评论》2011年第2期117-121,共5页龙建国 
唐声诗与词都是随着燕乐发展而出现的新体歌辞,具有许多相同或相通的艺术特征。唐声诗兼用"被声"和"倚声"两种创作方式,而词继承并发展了"倚声"的创作方式。唐声诗入乐时添加泛声的处理方法是词诞生的"催生素"。词体形成于中唐,形成的...
关键词:中唐 声诗 词体 创作方式 艺术特征 文化艺术 歌辞 燕乐 
对昆丁“乱伦”意象的解读
《长城》2010年第6期134-135,共2页欧阳伟 
一、缅怀南方乡土文化昆丁.康普生是《喧哗与骚动》中的主人公,他是美国南北战争留下的精神孤儿。身为南方传统的继承人,他病态地沉迷于虚幻的历史与传奇,畏惧现实、将来和一切变化。然而生活无从选择,也无可逃避。在新与旧、传统与变...
关键词:乡土文化 康普生 
论七言佛偈传译与东晋南朝七言诗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82-87,共6页龚贤 
虽然四句为一偈之说广见于历代佛教经疏中,但一偈并非皆由四句构成。随着佛教渐然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偈"逐渐用来命名具有宗教意味的哲理诗。汉魏以来的七言佛偈的译入,尤其是东晋南朝大量七言佛偈的传译,为七言偈颂式诗歌提供了"...
关键词:七言佛偈 东晋南朝 七言诗 
杜甫诗歌的当代解读被引量:1
《写作》2009年第9期6-9,共4页龚贤 
在唐代群星璀璨的诗人中间,惟杜甫诗歌的审美意识与道德评判天然合一、完美呈现。杜诗不仅给人以博大深沉、沉郁顿挫的审美享受,也是对盛极而衰的唐王朝的深层揭露和评判。杜甫不幸,他胸怀致君尧舜的宏伟抱负,却飘零一生,备尝世态炎...
关键词:杜甫诗歌 当代解读 人生理想 道德评判 审美意识 审美享受 沉郁顿挫 致君尧舜 
论怀旧散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与地位被引量:1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42-44,共3页周明鹃 
本文认为,情感的真挚、深具历史意识以及从时空方面拓展了作品的历史广度与意义深度为怀旧散文对现代文学所做出的特殊贡献,也正是以上几点,为怀旧散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确定了其不可替代的以主情为核心特征的文学史地位。
关键词:怀旧散文 历史意识 故乡 童年 主情 
论张爱玲的三重梦魇
《晋中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1-5,共5页周明鹃 
江西省"十一.五"社科规划项目"中国新时期文学理论言说者的身份认同"研究成果;项目号:08WX64
张爱玲卓绝的才华和罕异的性格,与其特殊的生存境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时时困扰张爱玲的时代梦魇为其作品带来了洞彻人类普遍生存困境的荒凉感,家庭梦魇与爱情梦魇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其性格中悲悯与冷彻并重的特色。
关键词:张爱玲 时代梦魇 家庭梦魇 爱情梦魇 孤独境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