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社会科学系

作品数:88被引量:13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易素贞彭建标周颖付新新王晓莉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主题:可持续发展传统文化市场经济道德教育以人为本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走出科学认识的困境:实在论与工具论的尝试
《理论探讨》2009年第4期75-77,共3页李春霞 
在科学哲学的历史上,随着历史社会学派的兴起,西方科学哲学思潮一分为二,形成实在论与工具论对峙的局面,但在实质上仍然是在追问知识的本性,围绕的仍然是科学认识中的经验与理论的关系问题,亦即如何把握一般(理论概念)的本性的问题。
关键词:科学认识 实在论 工具论 
浅析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直觉创造力
《消费导刊》2008年第17期163-163,共1页杨琳琳 方瑜仁 
加强对小学生直觉创造力的培养,是提高我国人才竞争力的必然之举,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此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通过家庭教育提高小学生直觉创造力的必要性,同时对其具体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家庭教育 小学生 直觉 创造力 
挑战与超越:认识精髓问题的哲学追思
《理论探讨》2007年第3期63-65,共3页李春霞 周金龙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作为认识论领域的核心问题,也是哲学家们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力图超越前人在这个问题上陷入的困境,是历代哲学发展的一个动力,它也成为许多不同哲学流派的分水岭。
关键词:一般 个别 精髓 
发挥《当代科技基础》课的作用 提高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148-149,共2页李春霞 
现代科技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文科学生学习掌握科学发展的历史,了解当代科学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熏陶和科学精神的提升,是极为必要的。针对文科学生的特点,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入手,有针对性...
关键词:文科学生 《当代科技基础》 科技素质 
从人道主义立场看“安乐死”被引量:2
《科学之友(下)》2006年第12期90-91,共2页薛文婷 
从人道主义立场对安乐死的定义、分类、对象作了陈述,讨论了安乐死所牵扯的伦理问题,并从人道主义的立场,提出了安乐死问题的可实施性。
关键词:安乐死 人道主义 伦理问题 
留住人才提升矿工素质是煤矿安全发展的保障
《江西煤炭科技》2006年第2期88-89,共2页李春燕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我国煤炭工业科技发展水平与先进采煤国家差距较大的基础上,揭示了如何留住人才及提升矿工素质是煤矿安全发展的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留住人才 矿工素质 煤矿安全 
科学与宗教关系的演进初探被引量:1
《宜春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28-31,共4页洪眉 李春燕 
科学与宗教之间关系在学术界进行了长时间争论,二者之间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时常以对立与融合贯穿,它们相互合作的重要一面往往容易被人所忽略。直到现在,科学与宗教之关系才被重新予以审视,它们相互互补一面已逐步被人们重视...
关键词:科学 宗教 冲突 相融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被引量:1
《理论探讨》2005年第5期24-25,共2页李春霞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是不矛盾的,相反,可持续发展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和必经途径,这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和谐社会 构建 
论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与协调——由印度洋海啸谈起
《煤炭高等教育》2005年第5期107-109,共3页李春燕 陈勇 
印度洋海啸爆发的原因还有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为的因素是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通过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后,我们知道必须赋予自然以“伦理尊严”,树立和谐伦理观,才能真正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长期共存。
关键词:海啸 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 和谐伦理观 
浅析董仲舒“天人感应论”
《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106-107,共2页严波 闫伟歌 
董仲舒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创立了“天人感应”的神学主义体系,并借此提出了他的君权神授的政治学说,他的“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理论在当时有利于国家的独立和统一,在历史上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董仲舒 天人相类 天人感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