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商学院经贸学院经济学系

作品数:76被引量:17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王中华胡建新吴爱东周莉津刘欣欣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主题:WTO经济发展外资利用市场经济对外贸易更多>>
发文期刊:《南开经济研究》《商业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构架与形成路径选择被引量:5
《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第3期13-17,共5页贾保文 董亥宁 
天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天津市产权市场建设与管理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TJ05-TJ105。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根本任务。本文对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构架和形成路径选择问题进行探讨,认为,中国现阶段的资本市场体系,大体上应由三个基本层次或市场板...
关键词:资本市场体系 证券市场 产权市场 形成路径 
打造我国资本市场的“产权板”被引量:4
《经营与管理》2007年第4期11-13,共3页贾保文 高峦 
国务院对天津作为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城市目标定位的确认,凸显了天津在中国未来经济格局中的特殊地位.为天津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也赋予了天津在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更加深远的历史责任。而要使天津尽快形成与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地...
关键词:中国资本市场 产权市场 经济中心城市 中国北方 现代化进程 经济发展 特殊地位 经济格局 
个人教育投资回报与企业工资制度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369-371,共3页周莉津 
建立了体现教育程度差别的连续静态工资模型。此模型决定了最优的工资调整系数。连续模型离散化建立的差分方程模型避免了模型在现实中的求解困难。此差分方程模型的动态求解过程,实质上是企业与员工的信息双向反馈过程。这种信息反馈,...
关键词:工资制度 教育投资回报 差分方程 
中国经济改革“渐进论”质疑被引量:1
《理论与现代化》2005年第3期73-76,88,共5页贾保文 贾献东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经济改革“渐进论”在经济学界日盛,并已演变为学界主流。然而,对中国经济改革“渐进论”的理论方法、现实根据和实践意义所进行的思考却使我们感到,“渐进”未必是对中国经济改革道路的本质认识和科学概括。
关键词:中国 改革道路 渐进论 质疑 
利用外资过程中的风险防范被引量:4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45-49,共5页王中华 
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国内企业管理权失控、外商对市场的垄断以及本国经济对国外技术的严重依附等诸多的风险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加大我国经济成长的不稳定性。为了保证新时期我国引进外资的正常发展,目前...
关键词:外资利用 中国 风险管理 外商直接投资 FDI 投资环境 跨国公司 宏观调控 
阿马蒂亚·森的价值限制定理研究
《商业研究》2003年第14期6-7,共2页刘欣欣 
在简单介绍投票悖论的基础上 ,较系统地阐述了阿马蒂亚·森解决投票悖论问题的对策———价值限制定理 ,并对其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阿马蒂亚·森 价值限制定理 投票悖论 瑞典 
论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定位与体制改革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12期52-55,共4页贾保文 
以提高国有资产的总体效率为目的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建立在对国有资产目标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学术界对现有理论的不同观点,提出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是提升社会资源配置整体效率的观点,并据此探讨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
关键词:国有资产 目标定位 体制改革 
技术知识、组织学习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政策被引量:4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3年第12期17-20,共4页蔡声霞 王树春 
技术中包含意会性知识和可整理知识,意会性知识的存在使技术和技术转移过程变得非常复杂。技术转移对技术提供者是一个投资过程和能力转移过程,对技术接受者则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发展中国家在制定本国的技术转移政策时,应针对技术...
关键词:技术转移 意会性知识 组织学习 发展中国家 技术转移政策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研究
《商业研究》2003年第16期66-67,共2页刘欣欣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存在决定了政府必须并且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因此 ,在提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界定应遵循适度、法治等原则基础上 ,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 。
关键词:市场经济 政府经济职能 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市场环境 制度环境 
跨国银行监管的国际惯例及其启示
《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第8期40-45,共6页王中华 
跨国银行的发展既能促进经济增长,也使得金融体系更加脆弱。跨国银行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跨国银行监管的必要性。为了解决跨国银行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国际社会设计出了许多有益的法规和制度。这些国际惯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金融市...
关键词:跨国银行监管 国际惯例 金融风险 金融体系 金融市场 银行业 银行国际业务 经营活动监管 预防性监管 贷款集中程度 风险监控 国家风险管理 中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