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作品数:260被引量:603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谢晓安徐家荣许兵刘成德徐新江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主题:诗歌文学评论文学研究新历史主义小说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三字经》用韵解析
《甘肃高师学报》2018年第1期28-31,共4页张文轩 
将《三字经》按《平水韵》划分成了85个韵段。指明了韵例,介绍了同韵相协和异韵合韵情况,揭示了从中透露的实际语音特点,阐释了少数韵段以今音诵读不协韵的原因,为读者诵读、赏析《三字经》韵律美感提供了方便,为认定其作者提供了线索。
关键词:《三字经》 韵例 《平水韵》 王应麟 
《三字经》用韵解析
《甘肃高师学报》2017年第11期22-26,共5页张文轩 
将《三字经》按《平水韵》划分成了85个韵段。指明了韵例,介绍了同韵相协和异韵合韵情况,揭示了从中透露的实际语音特点,阐释了少数韵段以今音诵读不协韵的原因,为读者诵读、赏析《三字经》韵律美感提供了方便,为认定其作者提供了线索。
关键词:《三字经》 韵例 《平水韵》 王应麟 
鲁迅之于余华的“资源”意义被引量: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12期28-38,共11页吴小美 
本文以鲁迅与余华的关系为个案,阐明余华是当代作家中真正从理论到实践,将鲁迅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与艺术的资源。他们都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在艺术上都追求一种境界——极致,值得我们研究和记取。
关键词:鲁迅 余华 资源 精神血缘纽带 
关于新词语研究的若干思考被引量:2
《学理论》2009年第9期191-192,共2页栗臻 
新词语的产生是各种语言的普遍现象,本文明确了新词语的概念内涵,分析了新词语的来源和产生的途径,举例说明新词语的特点,并对新词语和流行语,新词语和生造词这两对容易混淆的概念做了区分,最后提出新词语的规范问题。
关键词:新词语 生造词 流行语 语言规范 
历史前进与道德式微的二律背反——从老舍的一些名篇说开去被引量: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1期65-74,共10页吴小美 
老舍是一位伦理文化型作家,他在继承五四"重估一切价值"的否定性思维的基础上,关注对东西方文化双向改造以及如何承传、创造性转化传统的问题。历史前进与道德式微的二律背反,便是隐藏在他创作中的一条精髓,老舍正是循此对历史和人类道...
关键词:老舍 道德式微 《黑白李》《老字号》《断魂枪》 
诸葛亮的成才之路
《成才之路》2008年第4期13-14,共2页张崇琛 
诸葛亮不但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中华民族正义与智慧的化身。这样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他是如何成才的?是如何由一位默默无闻的少年而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家喻户晓的"智星"的?
关键词:诸葛亮 成才之路 琅琊文化 军事家 政治家 刘备 中华民族 历史人物 人生观 智慧 
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土寓言小说的现代性反思——以《九月寓言》为例被引量:2
《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79-80,91,共3页徐宏勋 张懿红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的特点是:构筑一个具有整体象征性的叙事结构,通过叙事逻辑的完成隐喻对中国现代性的历史反思。《九月寓言》以独特的时间处理、"融入野地"的生命感知表达了对土地的深深眷恋和对现代性的反思,同时这种反思...
关键词:九月寓言 乡土小说 现代性 反思 
我的自考情
《成人高等教育》2007年第2期64-64,共1页张伟伟 
自考,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它圆了我的大学梦。
关键词:自学考试 考试历程 人生理想 人生目标 学业 中国 
河南荥阳话与普通话词汇音义差异之比较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7年第2期203-205,共3页许夙慧 
运用形、音、义比较的方法,将荥阳话与普通话在语音、语义方面的差异做以简要分析;通过列举具有代表性的词语略加比较,显示出荥阳话不同于普通话的特点,据此反映了荥阳话的语音语义特征。
关键词:荥阳话 普通话 语音 语义 差异 
桓谭《新论》散论被引量:1
《社科纵横》2006年第12期93-94,共2页张馨心 庆振轩 
文章从分析桓谭的经历入手,对《新论》中桓谭关于其自身创作原因、目的、经历的论述及对文学创作成功的基本因素的阐释和对作家作品评价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桓谭《新论》 文学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