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

作品数:167被引量:424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张富祥张荣刚张成水王君张华清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主题:齐鲁文化全真道儒家文化儒家中国传统文化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四库全书总目》的易学观及其成因被引量:3
《周易研究》2017年第6期77-85,共9页王培峰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十三五"规划"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转化创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四库提要汇辑汇校汇考"(15ZDB075)
四库全书总目》的易学观,学界一般认为是尊崇汉《易》,贬抑宋《易》,与朴学《易》比较接近。实际上,《四库全书总目》强调"推天道以明人事",兼采象数与义理,对汉《易》中保存的"太卜之遗法",宋《易》中的理学《易》、史学《易》,都是基...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 《周易》 象数学 义理学 《御纂周易述义》 纪昀 
黄帝与华夏民族的抟铸与形成被引量:1
《华夏文化》2016年第3期10-15,共6页王钧林 
黄帝是中国上古史上少数几个创世纪的先祖之一。在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笔下,黄帝开启了中国历史的"五帝时代",由于"五帝"中的颛顼、帝喾、尧、舜都是黄帝后裔,俱出于黄帝血缘谱系,这也意味着黄帝同时开启了华夏民族抟铸与形成的...
关键词:舜都 五帝时代 刘师培 寻根问祖 春秋时期 礼乐文化 形象塑造 叔孙氏 文化共同体 上古史 
从文学史的角度:甲骨卜辞透视
《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9期149-155,共7页蔡先金 刘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ZWO31)
在对甲骨卜辞的文学审视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绕不过去的需要思考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会影响到我们对于卜辞的文学看法及其研究。甲骨卜辞是否具有文学性,是否存有文学作品,这是甲骨卜辞文学研究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正确的答案当然是...
关键词:卜辞 甲骨学 图像叙事文体 原生态 
战国时期“邹鲁之风”的形成与演变被引量:1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21-32,共12页王志民 
作者主持研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齐鲁文化与周秦文明重心的演变"(08BZS006)的阶段性成果
邹、鲁是两个文化渊源不同的东方古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尊孔、崇儒、读经、传经为主要特征的"邹鲁之风"形成发展过程中,邹、鲁经历了二元一体的文化演变,成为一支以"邹鲁之风"为时代文化内涵的区域文化。"邹鲁之风"肇端孔子,始于鲁;...
关键词:邹鲁之风 儒学 文化传播 
徐志摩与林徽因诗歌互文性意象探微被引量:3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127-131,共5页于倩 孙书平 
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国现代闺秀派创作审美精神探微"(课题编号:J12WE7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意象缘情而生,通过蕴含丰富的象征形式,能表达出难以言传的生命体验和情感意味。在徐志摩与林徽因的诗歌中,"云"与"水"、"莲"与"灯"、"琴音"与"钟声"等一系列典型意象以及"山中"和"秋天"等意象群,存在着相互生发、相互对应以及相互阐释...
关键词:徐志摩 林徽因 诗歌意象 互文性 情感意蕴 
从“王渔洋现象”仰视明清山东文学崛起被引量:2
《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106-110,共5页辛明玉 
山东省软科学项目"山东俗信文化及其社会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2RKB01117);济南大学科研项目"王士禛笔记小说研究"(项目编号:x1102)的阶段性成果
明清之际,世代交替,社会动荡,王渔洋初以秋柳诗名扬海内,继而被尊为一代诗宗,将明清时期山东文学推向一个崭新的历史高度,该诗峰以王渔洋为主要代表、由多代众多作家共同构成,可以视为"王渔洋现象"。以"王渔洋现象"为核心,可以分析山东...
关键词:王渔洋 明清 山东 文学 
神话传说与历史事实中的姜太公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7期104-106,180,共4页陈晓 
姜太公是中国古史中一个变化多样的人物,其相关记载掺杂了许多神话传说的成分,人物形象在归周前后有着鲜明的变化。通过对姜太公活动的考证,发现姜太公本是商没落贵族出身,因不得志而入周,并攀附于姜姓来加强与周王室的联系。
关键词:姜太公 神话传说 历史事实 攀附 
儒家起源问题辨析被引量:3
《管子学刊》2013年第1期28-33,60,共7页张华清 
儒家起源问题是学术界颇有争议的老问题,前人研究的较多,观点分歧也较大,不少疑点、焦点问题尚未得到圆满解释。在此,本文将这些论述概括为五种代表性观点,逐个分析得失,查找不足;进而克服前人混淆概念和以偏概全的不足,从"儒的命名"、...
关键词:儒家起源 周公 术士 王官 遗民教士 
关于孔望山道教摩崖造像的几个问题——《连云港孔望山》调查报告研读被引量:1
《唐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34-37,共4页甲宗杰 
通过对《连云港孔望山》调查报告的研究,分析孔望山摩崖造像内容的性质、摩崖造像中道教内容的图像学意义以及造像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并指出孔望山研究成果对今后从事早期佛教、道教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孔望山 道教 摩崖造像 
谶纬文献初步形成于汉成帝时期考
《齐鲁学刊》2013年第1期50-53,共4页李梅训 
谶纬文献是汉代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的具体时代众说纷纭。无论是通过对《后汉书.杨厚传》有关记载的推断,还是基于《华阳国志》"王延河平"和《汉书.李寻传》李寻说王根之语中"五经六纬,尊术显士"的记载,都可以推断谶纬文献的初步...
关键词:谶纬文献 汉成帝时期 杨厚 王延 李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