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

作品数:953被引量:2550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章晓英郑保国宋毅张美静董晨宇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发文主题:跨文化传播媒体经济犯罪媒体人视频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政治传播视域下“视频化政治”的生成逻辑与表征路径
《天府新论》2025年第2期94-104,158,159,共13页赵泽鹏 万立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共产党形象全球传播与认同研究”(编号:21&ZD314);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元宇宙时代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的路径与战略研究”(编号:SC24DCM0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油管平台涉华舆论中短视频意见领袖的角色与效能研究”(编号:2024JX038)。
媒介化现象深入现代社会的各个层面,作为内容承载的视频技术也开始在全球政治传播中崭露头角。文章基于视频媒介在政治信息全球传播中的崛起现状,结合政治媒介化理论对“视频化政治”的内涵及逻辑进行了概念厘定,并引证全球政治传播实...
关键词:视频化政治 社交媒体 政治媒介化 政治传播 全球传播 
以国际受众为中心:计算国际传播的理念迭代、应用路径与潜在风险
《对外传播》2025年第3期9-13,共5页宋航 何天平 
目前,国际传播场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竞相争夺话语权的重要空间。国际传播实践亟待提质增效,国际传播研究也存在着方法论层面的显著矛盾。系统性探索新理念、新方法、新方案,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必由之路。作为...
关键词:计算国际传播 国际受众 人类命运共同体 应用路径 
互鉴与重塑:非虚构写作的跨文化叙事与国家形象建构——以“译文纪实”系列丛书为例
《对外传播》2025年第3期40-44,共5页陈小龙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汉学视域下的中国城市形象研究”(项目编号:2020JJ021)的研究成果。
非虚构写作作为一种跨文体、跨学科和跨媒介的创作实践,掀起了世界范围的跨文化叙事风潮,并于21世纪初被引入中国。201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译文纪实”系列丛书,成为国内首套非虚构写作的开放性丛书。“译文纪实”系列丛书从西方看...
关键词:非虚构写作 译文纪实 跨文化叙事 国家形象 
作为超媒介的“奥运城市”: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双重叙事模式探析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5年第3期22-30,共9页蒋贤成 崔灿 钟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加快国际传播五力建设研究”(22AZD074)。
在数字媒介技术介入下,作为“超级媒介事件”的奥运会与作为“超级媒介物”的城市的关系面临重塑。传统的“奥运城市”传播模式以“奥运”超媒介凭借主题优势“植入”城市空间为底层逻辑,而当下“城市”超媒介因其虚实交融的空间格局开...
关键词:超媒介 城市传播 巴黎奥运会 双重叙事 多模态叙事分析 
跨界与融通:计算国际传播的发展特征及未来进路
《对外传播》2025年第3期4-8,共5页相德宝 陈巧芬 
北京外国语大学双一流大学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研究”(项目号:2023SYLZD010)前期研究成果。
计算国际传播推动了国际传播在智能时代的范式创新。本文对近年来国内计算国际传播研究的发展特征进行全面梳理,指出数据驱动、实践助推、政策导向和跨界融通成为当下计算国际传播研究的四大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进一步融合技术与...
关键词:计算国际传播 数据驱动 跨界融通 
2024年中国出版研究热点综述
《中国数字出版》2025年第1期15-23,共9页段乐川 高铭岳 
在出版业和出版学科发展取得显著进展的背景下,2024年中国特色出版学研究成果丰硕,呈现多领域发力之势。文章尝试总结提炼2024年出版学研究热点,包括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出版融合发展、出版基础理论、出版史与国际出版研究等几个方面,并...
关键词:出版学 出版融合 出版史 国际出版 
“细腻动员”: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根据地对敌占区的宣传动员研究
《青年记者》2025年第2期105-112,共8页赵泽鹏 冯子妍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共产党形象全球传播与认同研究”(批准号:21&ZD31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油管平台涉华舆论中短视频意见领袖的角色与效能研究”(编号:2024JX038)专项资金资助成果。
抗日战争时期,基于华北敌占区的特殊环境,各根据地通过通俗化的报纸传阅、地方化的剧团具象演绎、大众化的敌后武工队奔走呼号等形式,逐渐形成了繁复且细致的“细腻动员”模式,来满足思想政策的宣传落地和动员群众奋起抗战的需要。从“...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敌占区 华北根据地 宣传动员 “细腻革命” 
当代西方“威权政党论”的应对研究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73-82,共10页韩强 张瑞清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时代海外中共观研究”(22JZD023)。
“威权政党论”是西方关于政党问题的一个主流分析框架。近年来,西方国家越来越多地把中国共产党视为“威权政党”,从而极大地误导了学术研究和国际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抹黑了中国共产党。要对外塑造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国际形象,必须积极...
关键词:威权政党论 中国共产党 中共观 应对策略 
新主流电视剧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建构
《新闻爱好者》2025年第2期93-96,共4页蔡珂 王喆 
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共产党形象全球传播与认同研究”;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人才研究课题“习近平文化思想阐释与宣介课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新主流电视剧是主旋律电视剧的进阶,以“紧扣社会现实语境”的题材特征和“主流文化与青年话语相接合”的形态特征,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形象影视化塑造的演变逻辑;以“时空叙事的成长书写”和“宏微叙事的身份表征”为叙事创新策略,构成了...
关键词:新主流电视剧 形象塑造 演变逻辑 叙事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突破口与牵引绳:国际艺术传播学的专业定位及学科建设路径
《艺术传播研究》2025年第1期54-67,共14页邓秀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话语构建、叙事策略与效果评价研究”(编号:24&ZD214)的阶段性成果。
国际艺术传播学是艺术学和国际传播学交融生成的新兴学科,聚焦国际传播领域中与艺术相关的创作、展演和交流等社会实践活动,以及面向这类实践活动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艺术因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直观性特点,而能够较好地突破语言和文...
关键词:国际艺术传播学 中华文化 国际传播 学科建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